汉代用于训诫和约束刺史、太守、三边营官等文武官员恪守职责的文书。所谓三边营官,指东汉在洛阳(今属河南)西、西北、北边设置常屯营兵的领兵将领。蔡邕《独断》载:“戒书,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被敕文曰‘有诏敕某官’,是为戒敕也。世皆名此为策书,失之远矣。”按照《独断》对戒书的解释,戒书中有专门用语“有诏敕某官”。
中国汉代皇帝的四种命令文书之一。又称敕书或戒敕。
汉代用于训诫和约束刺史、太守、三边营官等文武官员恪守职责的文书。所谓三边营官,指东汉在洛阳(今属河南)西、西北、北边设置常屯营兵的领兵将领。蔡邕《独断》载:“戒书,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被敕文曰‘有诏敕某官’,是为戒敕也。世皆名此为策书,失之远矣。”按照《独断》对戒书的解释,戒书中有专门用语“有诏敕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