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2月,东、南部非洲国家14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全权代表在赞比亚卢萨卡召开会议,宣告成立东部和南部非洲优惠贸易区。1993年11月,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举行的优惠贸易区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将贸易区转变为共同市场的条约。1994年12月,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正式成立。至2019年,有成员国21个,分别是布隆迪、科摩罗、刚果民主共和国、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利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毛里求斯、卢旺达、塞舌尔、苏丹、斯威士兰、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突尼斯、索马里。秘书处设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
宗旨是通过加强成员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推动成员国的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和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实现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最终目标是拟经历成立自由贸易区、成立关税同盟、成立共同市场几个发展阶段,到2025年实现建立货币同盟。组织机构包括: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委员会、部长理事会、政府间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贸易与开发银行、结算银行和共同市场法院。
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在推进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00年10月,正式启动非洲第一个自由贸易区,9个成员国成为自由贸易区首批成员。2004年,建立关税联盟。2015年6月,与东非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在埃及共同签署了三方自由贸易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