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领域 . 医学生理学 . 〔神经系统〕 . 〔感觉的形成〕 . 躯体感觉 . 深感觉

深感觉

/deep sensation/proprioception/
条目作者王韵

王韵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286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28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感受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等深部结构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英文名称
deep sensation/proprioception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包括肌肉与关节的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来自拉丁文,proprio意为“自身的”,capio意为“获取”)和皮肤精细触-压觉。前者是指一些与身体的物理状态有关的感觉,主要包括来自深部组织如筋膜、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等处的位置觉运动觉等;后者是指辨别两点距离和物体纹理粗细等的触觉及深部压觉。

肌肉深部的特化结构——肌梭,为本体感受器,由几组特化的骨骼肌纤维所组成。这些肌纤维被一个纤维性的包囊所包裹。包囊的中间1/3部分膨大,使得肌梭成梭状而得名。肌梭与Ⅰa感觉传入纤维相连,作为监测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装置。在几类神经纤维中,Ⅰa类纤维是最粗的,传导速度最快。Ⅰa类轴突通过背根进入脊髓,反复分支,与中间神经元和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成兴奋性突触。哈佛大学L.M.门德尔[注](Lorne M.Mendell,美国)和E.亨尼曼(Elwood Henneman,美国,1915~1996)的研究发现,一根Ⅰa轴突与一个运动神经元池(一个运动神经元池支配同一块肌肉)中的每一个α运动神经元都形成突触。

肌梭并非是肌肉本体感觉输入的唯一来源。骨骼肌中的另一种感受器是高尔基腱器官[注],它起到类似于张力检测器的作用,即监测着肌肉的张力,或收缩力。高尔基腱器官位于肌肉与肌腱的接头处,受到比Ⅰa类纤维略细的Ⅰb类感觉纤维支配。来自肌梭的Ⅰa纤维编码了肌肉长度的信息,而来自高尔基腱器官的Ⅰb纤维编码了肌肉张力的信息。

小脑利用来自肌梭、高尔基腱器官和关节感受器的本体感觉信息,作为运动执行的负反馈源,同时也使人们对体位和运动情况有知觉。本体感觉的非意识性传入冲动沿脊髓后索上行,经脊髓小脑束进入小脑;而意识性传入冲动经内侧丘系和丘脑到达大脑皮层,从而调控和感知躯体的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方向等。后索受损时,发生运动性共济失调,即因为本体感觉向小脑的传导受阻。感觉皮层的许多神经元主要是对运动时的体位状态,而不是静止时的体位状态起反应。

精细触-压觉的传入纤维(Aβ,即有髓鞘包被的大中直径纤维)经背根神经节的内侧部(粗纤维部分)进入脊髓背角,经脊髓背侧的薄束(下肢及T7以下躯干)和楔束(上肢和T6以上躯干)上行到达延髓的背柱核(薄束核和楔束核)换元。背柱核神经元的轴突经内侧丘系投射到对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再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经内侧丘系抵达丘脑更换为第三级神经元而投射至大脑皮层。此通路由后根至丘脑段称为后索-内侧丘系系统,即为深感觉传导通路。

深感觉传导路径是先上行再交叉,上行纤维在脊髓内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从内向外依次为来自骶、腰、胸和颈部的纤维。多见于髓外肿瘤的早期和脊髓外伤等。当脊髓半离断时,离断平面以下的同侧发生深感觉障碍。

  • PURVES D, AUGUSTINE G J, FITZPATRICK D, et al.Neuroscience. 4th ed.Sinauer Associates,2008.
  • BEAR M F, CONNORS B W, PARADISO M A.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 3rd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6.
  • 范少光,汤浩,潘伟丰.人体生理学.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