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明代文学 . 明代散文 . 【散文家】

归有光

/Gui Youguang/
条目作者芦宇苗

芦宇苗

最后更新 2025-03-25
浏览 318
最后更新 2025-03-25
浏览 31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507~1571)

中国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

英文名称
Gui Youguang
熙甫、开甫
震川、项脊生
籍贯
昆山(今江苏苏州)
出生日期
1507
去世日期
1571-01-13

昆山(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次年会试落第南归,续娶安亭王氏,因徙居安亭(今属上海嘉定),读书讲学20余年。讲学于世美堂,生徒常达数百人,海内称震川先生。后又七赴春闱,皆不第。关心家乡水利,曾考察三江古迹,著书《三吴水利录》。后来,海瑞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兴修水利,主持疏通吴淞江时,许多方面均采用其建议。嘉靖三十三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守御,作《御倭议》。四十四年中进士,除浙江长兴知县,重视教化,治政廉明。每逢处理诉讼事宜,务必查明事实真相。以古教化为治,大吏多恶之,因拒命罪于上司,隆庆二年(1568)转顺德府通判,专门管辖马政。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荐升南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予修《世宗实录》,次年(1571)正月十三日卒于任。

以文名于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23篇,乾隆时编《钦定四书文·正嘉四书文》亦录其八股33篇。平生酷好司马迁,曾评点《史记》,论文喜讲“龙门家法”,又推崇唐宋古文,倡言“变秦汉为欧、曾”。主张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纚纚然观美矜炫于世而已”(《答俞质甫书》)。是时王世贞主盟文坛,以秦汉之文为尚,震川力抵之,谓言“盖今世所为文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抵排前人……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项思尧文集序》)。与王世贞、唐顺之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宋濂、方孝孺、王守仁及王、唐、归并称为“明六大家”。其为文,原本经术,最好太史公书而得其神理,于叙事文尤善。其文重道德,亦重人情,以为“圣人者,能尽天下之至情者也”,而“至情”应是“匹夫匹妇以为当然”(《泰伯至德》)。所作记叙、抒情之文尤为人所推重,因有“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唐时升《归公墓志铭》)之评。董其昌谓其文“前非李、何,后非晋江(王慎中)、毗陵(唐顺之),卓然自为一家之书”(《凤凰山房稿序》)。

生前自编《都水稿》4卷,集其于工部试政时所作应酬文字。又其门人王子敬于闽中曾刻其文集2卷,均未传。卒后,其子归子宁、归子祜辑其遗文350余篇,编为《震川先生文集》20卷,于万历二年(1574)刻于昆山。万历四年书林翁良瑜于常熟雨金堂刻《归先生文集》32卷《外集》1卷《诗》1卷,搜罗未全。明末,其孙归昌世与钱谦益曾收集考校其遗文,然锓版之事未果行。清初震川曾孙归庄再谋重刻全集,请钱谦益排缵选定,并作序发,亦无力刊刻。至康熙九年(1670)董正位令昆山,始得付诸梨枣,于十四年刻成《震川先生集》30卷《别集》10卷《附录》1卷,是为以后诸刊本所本,后又被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太仓王世贞传北地(李梦阳)、信阳(何景明)之说,以秦汉之文倡率,天下无不靡然从风,相与剽剟古人,求附坛坫。有光独抱唐宋诸集遗集,与二三弟子讲授于荒江老屋之间,毅然与之抗衡。至诋世贞为‘庸妄巨子’。世贞初亦诋牾,迨于晚年,乃始心折。故其题有光遗像赞曰‘风行水上,涣为文章。风定波息,与水相忘。千载惟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趣,久而自伤’。盖所持者正,虽以世贞之高名盛气,终无以夺之。自明季以来,学者知由韩、柳、欧、苏,沿洄以溯秦、汉者,有光实有力焉,不但以制义称雄于一代也。”文渊阁《四库全书》另收其《三吴水利录》4卷;另著录其《诸子汇函》26卷、《震川文集初本》32卷(实则万历四年刊本《归先生文集》)及《文章指南》5卷。

诗作不多,论诗反模拟、倡性情,曾曰“今世乃为追章琢句,模拟剽窃,淫哇浮艳之为工,而不知其所为”(《沈次谷先生诗序》)。又云:“夫诗者,出于情而已矣。”(《沈次谷先生诗序》)钱谦益《列朝诗集》录其诗21首,小传云:“其于诗似无意求工,滔滔自运,要非流俗可及也。”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