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人。易克信1954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外语系;1954年1月~1958年4月在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担任翻译工作;1958年因被错划分成“右派”下放到山东从事教学工作。1979年2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文献信息中心前身)工作。1982年11月担任情报研究所副所长,1985年10月担任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副理事长、《情报资料工作》副主编、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等职。
易克信自1979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后,为推动全国社会科学情报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各省市级社科院纷纷成立,建立了一批社科情报研究机构,形成了一支宏大的社科情报研究专业队伍。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站在全局的高度,主动发挥龙头作用,组织协调全国的社科情报工作。这一时期,易克信参与组织了中国社会科学情报界的几次盛会:1981年3月召开的全国社会科学情报工作座谈会;1983年5月召开的全国社会科学情报工作规划会议;1984年3月召开的全国社会科学图书资料情报工作“七五”规划会议。这三次重要会议连同1986年12月召开的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成立大会,对团结全国社科情报工作者,推动社科情报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期间,易克信与其他所领导一起,努力按照情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设计工作流程,使资料建设、数据库建设、情报研究和情报服务有机结合,主持制定了《社会科学情报工作试行条例》,促进了社科情报事业健康发展。他深入研究社会科学情报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撰写了《对社科情报工作方针任务的认识》《试论社科情报工作的特点》《社会科学情报人员的职责和职称评定》等一系列论文。
易克信的研究成果有:①《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主编汝信、易克信,社科文献出版社1989年出版。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基础资料(截至1984年),并汇集了全国性的社科情报基础资料和调研活动的第一手资料。该书具有较高的情报资料性、学术性和实用性的价值,荣获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举办的“全国首届社会科学情报优秀成果二等奖”(1992)、中国社会科学院1977~1991年优秀科研成果奖(1993)。②《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主编易克信、赵国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七五”重点项目的成果。它总结了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工作的实践,借鉴国内外科技情报工作及国外社科情报工作的经验,探索了在中国开展社会科学情报工作的规律、特点和内容,为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科学情报理论打下了基础。该书获得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