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于居住区附属绿地。宅旁绿地在居住绿地中所占比重最大,但其面积不能计入居住小区公共绿地的指标统计。
宅旁绿地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延续和补充,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最便于邻里交往和儿童活动。同时,在居住绿地中宅旁绿地分布最广,使用频率最高,对居住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的影响也最明显。宅旁绿地的设计应结合住宅的类型、建筑平立面特点、宅间小路的形式等因素进行,形成公共、半公共、私密空间的有效过渡。绿地的设计应以绿化种植为主,同时考虑居民日常生活、休闲活动及邻里交往的需求,创造宜人的空间。植物配植要考虑季相变化和居民爱好,多使用乡土树种,同时也应创造特色,形成不同行列、不同住宅单元的识别标志,让居民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植物种植还应考虑与近旁建筑、管线和构筑物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避免乔灌木与各种管线及建筑基础的相互影响,另一方面避免植物影响底层居民的通风和采光。
随着住宅建筑的多层化空间发展,绿化向立体、空间发展,如台阶式、平台式、连廊式等住宅建筑的绿化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大大增强了宅旁绿地的空间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