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高峰让吉(Takamine Jokichi,日本,1854~1922)分离出肾上腺素,不久促胰液素也被提取出,此后人类开始认识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
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影响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又称内分泌调节。
- 英文名称
- humoral regulation
- 又称
- 内分泌调节
- 所属学科
- 现代医学
机体某些组织细胞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到达并作用于靶细胞上的受体,影响靶细胞生理活动,达到调节靶细胞、靶组织甚至是靶器官的效果,从而维持机体的稳定。
体液调节具有缓慢持久、作用面广、调节方式相对稳定的特点,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自身稳态的维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内分泌细胞分泌化学物质的运输途径不同,体液调节一般分为远距分泌调节、旁分泌调节、自分泌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四种。
一些内分泌(组织)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可通过血液循环途径作用于全身各处的靶细胞,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远距分泌(telecrine)调节。如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泡细胞中合成,分泌释放入血,与血浆中的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和白蛋白三种血浆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组织、器官,对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有调节作用,促进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加速细胞内氧化速率,使耗氧量、产热量增加,即基础代谢率增加。
组织细胞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可以是内分泌细胞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如甲状腺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也可以是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如白细胞介素(白介素),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组胺,或是组织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氮,氢离子等。
一些化学物质不通过血液循环而直接进入周围的组织液,经扩散作用到达邻近的细胞后发挥特定的生理作用的调节方式为旁分泌(paracrine)调节,又称局部性体液调节。如胰高血糖素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调节过程:血糖较低时,胰岛A细胞受刺激释放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到一定的高浓度时,为了保证血糖浓度不会过高,高浓度的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有些细胞分泌的激素或化学物质在局部扩散,又反馈作用于产生该激素或化学物质的细胞本身,这种方式称为自分泌(autocrine)调节,如胰岛素亦可抑制细胞自身分泌胰岛素的活动。
人体下丘脑内有一些神经细胞能合成激素,这些神经细胞接受传入神经信号后,会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经神经轴突的轴浆流至末梢,由末梢释放入血,经血液循环或通过局部扩散调节其他器官的功能,为神经内分泌调节(neuroendocrine)。如血管升压素,是调节心血管功能和机体水平衡的重要激素,也叫抗利尿激素。当机体缺水(主要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和血容量减少)时,位于下丘脑室周器的渗透压感受性神经元轴突支配室上核和室旁核的大细胞神经元,这些细胞会因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变化而发生皱缩,从而导致细胞兴奋,刺激下丘脑分泌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释放后入血,结合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的血管升压素受体,从而促进肾脏吸收水,血管升压素还可通过增加肾脏集合管上皮细胞顶端膜上“水通道蛋白”的表达,进一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并浓缩尿,达到抗利尿的效果。
扩展阅读
- 王庭槐.生理学.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