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图德拉,自幼受犹太教传统和阿拉伯文化的熏陶。在西班牙生活期间,以斯拉辗转于科尔多瓦、格拉纳达等城市,以写诗为生,并与诗人J.哈列维结为良友。1140年,为躲避阿尔摩哈德王朝对犹太人的迫害,以斯拉离开西班牙来到北非,随后又前往意大利、普罗旺斯、法国北部和英格兰。去世地点不详,一说他在英格兰去世,另有说法称他最后死在西班牙。
在流亡欧洲期间,以斯拉依靠犹太社区和资助人的支持,运用希伯来语和拉丁语创作了近百册学术著作,内容涉及算术、占星术、哲学、诗学和语言学等诸多领域,并将多部阿拉伯文的医学和科学著作译为希伯来文,极大地推动了中世纪犹太科学的发展。他还为“摩西五经”、《但以理书》《约伯记》和《诗篇》等《希伯来圣经》书卷撰写评注,主张从文本本义理解《希伯来圣经》,反对拉比犹太教的释经传统,被认为是斯宾诺莎圣经批评的先声。以斯拉被视为西班牙黄金时代最后一位希伯来语诗人,他的世俗诗一改西班牙犹太宫廷诗歌的华丽诗风,使用直白、幽默甚至自嘲的语调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刻画和描写,他还创作了大量宗教诗和仪式诗,坚定地捍卫犹太教信仰,并对基督教徒和穆斯林进行辛辣讽刺。此外,他还为西班牙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创作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