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理学 . 力学 . 动力学与控制 . 理论力学 . 陀螺动力学

陀螺力学

/mechanics of gyros/
条目作者贾书惠刘延柱
条目作者贾书惠

贾书惠

刘延柱

刘延柱

最后更新 2024-12-13
浏览 206
最后更新 2024-12-13
浏览 20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研究陀螺、陀螺仪、陀螺装置与陀螺系统的运动规律的力学分支学科。

英文名称
mechanics of gyros
所属学科
力学

陀螺运动的理论基础是刚体定点转动动力学。L.欧拉的研究给出了自由陀螺的运动规律,J.-L.拉格朗日则揭示了在外力作用下陀螺的运动是进动与章动的合成。19世纪初开始研制用于表演陀螺运动特性的装置,但直到1852年,法国物理学家J.-B.-L.傅科才成功地制作出第一个陀螺仪,并用它检测地球的自转。此后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陆续出现了用于航海、航空、陆地、航天的各种陀螺仪器与陀螺装置,陀螺力学也得到相应发展,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大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由于陀螺转子的高速自转,许多情况下章动是高频微幅的;忽略章动,只研究作用力与陀螺主轴的进动(陀螺运动的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陀螺的进动理论。进动理论是实用陀螺仪理论,工程实践中有重要应用。如可用来对不同性能的陀螺仪进行原理设计,研究各种陀螺仪的原理偏差(速度偏差、冲击偏差)及补偿方法、陀螺罗经与陀螺平台的调整条件、工具误差的产生及消除途径、陀螺性能测试的方案设计等。

由陀螺的完整动力学方程出发,可获得包括章动在内的陀螺真实运动。章动理论研究进动理论中被忽略的动力学方程中的某些项(称为章动项)对陀螺运动的影响,并估计进动理论的正确程度及其应用范围。在有关稳定性的研究中必须考虑章动项,如直立陀螺的稳定性、动力陀螺稳定装置的稳定性、陀螺的起动与停止等。章动项还能引起非线性效应,如在框架陀螺仪中,即使理想的自由陀螺仪,其主轴的指向也会缓慢地改变,称为章动引起的漂移。

含陀螺的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中会出现速度的线性项,其系数矩阵是反对称的,这些项称为陀螺项。如果将这些项看成力并称为陀螺力,则它们有重要性质:陀螺力在系统微小实位移上元功之和为零。自然界与工程中有许多非陀螺系统也出现陀螺力,如相对运动中的科里奥利力、不变磁场对运动电子的洛伦兹力等。对含陀螺项的动力学方程进行统一研究,就构成陀螺系统动力学。主要内容有陀螺力对定常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及系统的陀螺稳定、系统的微振动、动力学方程的简化条件等。

研究各工程领域中与陀螺效应有关的问题,如转子动力学中陀螺效应对临界转速的影响、运动载体由于转动部件引起的运动交叉耦合、地球引力场中自旋卫星的运动、具有动量飞轮的陀螺体卫星的姿态控制等。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