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中医药 . 中药学 . 中药药性

气味配合

/compatibility of property and flavour/
条目作者乔延江

乔延江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20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2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气味配合组方调整人体寒热虚实之偏的用药方式。

英文名称
compatibility of property and flavour
所属学科
中医药

黄帝内经》中最早记载了中药的气味与中药药效之间的关系,奠定了中药气味配合理论的基础。后历代医家对气味配合进行了继承与创新,如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阐述了气味配合的意义,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探讨了气味厚薄与药效的相关性,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直接使用气味配合阐述方剂的特征与功效。当代研究者对气味配合理论进行了客观、系统的整合,并进一步深入研究气味配伍的规律。

气与味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明中药的性质,“气”是中药的寒热属性,“味”偏重于中药的功能。一般而言,任何气与任何味都能进行配合,每种中药的“气”只有一种,而味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根据不同性质的病邪选择不同性味的中药,通过适当的气味配合,可达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如辛温药麻黄与甘味药甘草配伍,可用于治疗阳弱不足。

研究药物的气味配合,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方剂配伍规律,揭示临床用药的辨证性,进而阐释方剂疗效的可靠性,指导临床应用。

  • 王欣.中药性味配伍探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8):7-9.
  • 程昭寰,王永炎.方剂气味配伍理论探析.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2):6-8.
  • 何晶,岳仁宋.气味配伍之理论探微.现代中医药,2016,36(1):66-67.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