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医学 . 中医药 . 中药学 . 中药分类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清化热痰药

平贝母

/ussuri fritillary bulb/
条目作者胡志刚

胡志刚

最后更新 2024-03-13
浏览 313
最后更新 2024-03-13
浏览 31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化痰止咳药。又称平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梁代陶弘景谓“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的干燥鳞茎。

英文名称
ussuri fritillary bulb
拉丁文名称
FRITILLARIAE USSURIENSIS BULBUS
又称
平贝
所属学科
中医药

平贝母(图1)产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生长于低海拔地区的林下、草甸或河谷。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图1 植物平贝母图1 植物平贝母

春季采挖,除去外皮、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商品药材主要来源于栽培。

平贝母(图2)呈扁球形,高0.5~1厘米,直径0.6~2厘米。表面黄白色至浅棕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顶端略平或微凹入,常稍开裂;中央鳞片小。质坚实而脆,断面粉性。气微,味苦。

图2 中药平贝母图2 中药平贝母

平贝母味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能,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瘰疬、乳痈等。

平贝母主要含有生物碱(如贝母素乙、贝母辛碱、西贝素)等,具有抗溃疡、祛痰、降血压等作用。

平贝母常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瘰疬、乳痈等。平贝母和雪花梨配伍具有协同效应,与单用相比能增强其抗炎作用,常用于治疗咳嗽、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气管炎等。

煎服用量3~9克,研粉冲服一次1~2克。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等同用。

  • 陈泽乃,陆阳,徐佩娟.中药贝母中水溶性成分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6,21(7):420-422.
  • 崔东滨,严铭铭,王淑琴.平贝母茎叶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5,20(5):298.
  • 李兴斌,高燕飞,李吉良.平贝母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中医药信息,2004,21(4):28-29.
  • 肖培根,姜艳,李萍,等.中药贝母的基原植物和药用亲缘学的研究.植物分类学报,2007,45(4):473-487.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