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海话、南京话、厦门话、长沙话、广州话等都是地点方言。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历史时期的某一种内部一致的原始语(proto-language),因人口迁徙等原因被扩散到不同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化为不同的语言。各种不同的语言再次分化又产生了同属于一种语言的若干种不同的方言,好像一棵树由树干分化成树枝,由树枝再分化为更细的枝条。这些来源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可称之为亲属方言。据此,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一种语言可以分化成若干种方言,一种方言又可以再分化成越来越小的方言。这样一个较大的方言往往可以包括处于不同层级上的亲属方言。一般划分为4个层次:方言(dialect)——次方言(sub-dialect)——土话(vernacular)——腔(accent)。例如闽方言分为闽南、闽北、闽东、闽中、莆仙、琼文等6个次方言;其中的闽南次方言,又包含了泉漳、大田、潮汕3种土话。
土话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