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社会语言学 . 变异社会语言学 . 变异

语言底层

/language substratum/
最后更新 2024-07-13
浏览 235
最后更新 2024-07-13
浏览 23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语言接触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借用现象。

英文名称
language substratum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

两种不同的语言在互相接触竞争中,一种语言替代了另一种语言同时吸收了被替代语言的成分。替代的语言即为上层(superstratum)语言,被替代的语言即是底层(substratum)语言。

西班牙语的音位系统中有巴斯克语的音位系统底层。巴斯克语是黏着语,西班牙语是分析语或综合语。一般认为巴斯克语是印欧人到来之前,欧洲大陆的土著语言。

“底层成分”与“借用成分”两者虽然都是指从一种语言渗透到另一种语言的成分,但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一,底层语言的产生必须有民族底层作为前提,即原有民族跟外来民族在同一个地域中共同生活,而借用则不必有此前提;其二,底层成分能渗透到语言结构,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而借用成分通常只见于词汇;其三,底层成分都是通过口头产生的,而借用成分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书面语输入;其四,底层成分的渗透更深入、更隐蔽,对语言研究意义更大。

语言底层理论是19世纪意大利语言学家J.H.布列兹托尔夫最先奠定的。20世纪以来西方研究语言底层的著作很多。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该理论认为在一种上层语言里可能残留底层语言的成分;底层语言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对上层语言产生影响;上层语言的演变与底层语言的影响有关;如果一个地区的语言被另一种语言替代,那么前者就有可能成为后者的底层。

  •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 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