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断面分为横断面和纵断面。垂直于河道或水流平均方向,以某一水位水面和湿周为界包围的剖面称为河道横断面;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沿中泓线所切取的河床和自由水面线间的剖面,即河底高程沿河长的变化称为纵断面。河流断面一般指横断面。横断面测量分为大断面测量和水道断面测量。自由水面与湿周所包围的横断面称为水道断面,它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变动;当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上0.5~1米对应的河道横断面,称为大断面。一般情况下,大断面包括陆地和水下两部分。
对水上部分各点高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水下部分、是测量各垂线水深。断面测量一般在断面上布设许多测深垂线。在垂线上测量水深,并测定垂线与岸上断面起点桩间的距离,即起点距。测量水深可以用测深杆、测深锤、铅鱼或回声测深仪。当采用回声测深仪测量水深时,用位于水面下的换能器发射超声波,声波遇到河床后反射回来,由仪器接收,按照声波的往返走行时间和已知的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来确定。起点距通过缆索、视距、仪器交会等方法确定。两相邻垂线起点距之差即部分宽,乘以部分平均水深,即为部分面积,其总和即断面面积。根据断面测量的资料,绘出以起点距为横坐标、河床高程为纵坐标的断面图。对于断面稳定不变的河流,实测流量时不必每次都实测断面,可借用已有的断面图,用水位计算垂线水深和面积。在洪水期无法实测面积时,也可借用洪水前后实测的断面资料。
由于断面流量测验需要通过对过水断面面积及流速的测定来间接计算,所以断面测量的精度直接关系到流量测验成果精度。同时,断面测量资料为研究部署测流方案、选择资料整编方法提供依据,并对于分析河势变化、河道冲淤、河床演变规律,航道或河道的整治,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洪水调查、站址勘查、水文测站设立、地形测绘时也常需要进行断面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