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中医药 . 中药学 . 中药分类 . 清热药 . 清热凉血药

牡丹皮

/tree peony root bark/
条目作者金华

金华

最后更新 2023-09-08
浏览 497
最后更新 2023-09-08
浏览 49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清热凉血药。又名丹皮、粉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的干燥根皮。

英文名称
tree peony root bark
拉丁文名称
MOUTAN CORTEX
又名
丹皮、粉丹
所属学科
中医药

牡丹(见图)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国外,主产于安徽、四川、湖南、湖北、陕西。

牡丹牡丹

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商品药材主要来自栽培。

连丹皮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厘米,直径0.5~1.2厘米,厚0.1~0.4厘米。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和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刮丹皮外表面有刮刀削痕,外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有时可见灰褐色斑点状残存外皮。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功能,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牡丹皮主要含单萜芍药苷、羟基芍药苷等)、酚类(丹皮酚)等,具有中枢抑制、抗凝血、抗炎、抗菌、保肝等作用。

牡丹皮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及血热妄行证,前者常配生地黄水牛角同用,血热妄行常配凉血止血药同用。牡丹皮能活血化瘀,广泛用于瘀血所致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癥积、跌打损伤、疮痈肿毒、肠痈腹痛等,其性微寒,故尤宜于血热瘀滞者,对于疮痈肿毒、肠痈腹痛,须配解毒消痈散结之品。牡丹皮尚能退虚热,配生地黄、鳖甲,用治温病后期邪热未尽,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或低热不退者。

煎服用量6~12克。孕妇慎用。

  • 王祝举,唐力英,赫炎.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国外医学·植物药分册,2006,21(4):155-15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