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模型是一种有尺寸和重量限制、不能载人、带有或不带有动力装置的航空器。这项运动有助于培养人们对航空事业的兴趣,普及航空知识和技术,培养航空人才,发展智力,增进身体健康。
航空模型运动
以放飞、操纵自制的航空模型进行休闲娱乐、竞赛和创纪录飞行的一项航空运动。
- 英文名称
- model aircraft sports
- 所属学科
- 体育
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有人驾驶的飞机出现。人们创造了以各种航空器为主要内容的竞技运动,其中包括航空模型。1905年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在法国成立,航空模型被列为其管辖的运动项目之一,后由其下设立的航空模型委员会(CIAM)实施管理。
中国的航空模型运动有较悠久的历史。1920年,中国留美学生桂铭新研制的模型飞机在美国航空协会举办的一次比赛中,以留空时间68秒的成绩获得第一名;1940年10月27日,香港《大公报》和其他团体在香港联合举办了中国首次航空模型比赛。1947年4月在南京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航空模型比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航空模型运动发展迅速。至1956年,开展活动的城市已有近百座。此后,每年都举办全国比赛,运动水平不断提高。至2006年,中国先后有58人59次打破31项世界纪录,获24项世界冠军。航空模型的全国性组织为中国航空运动协会航空模型委员会。
世界航空模型锦标赛分别举行自由飞行、线操纵、遥控特技、遥控直升机、室内模型飞机和航天模型等10大项锦标赛,分项隔年举行。部分项目还举办洲级锦标赛和世界杯赛。中国每年举办一次全国锦标赛和青少年锦标赛。①自由飞行类。模型起飞后的全部飞行过程中放飞者与模型没有直接或间接的物质联系。主要进行留空时间比赛。此类模型还可细分为模型滑翔机、延伸动力(橡筋)模型飞机、活塞发动机模型飞机、室内模型飞机、模型直升机等。②线操纵类。模型装有动力装置,操纵者通过一根或多根与模型飞机相连的操纵线,控制其升降舵面,利用空气动力改变其飞行姿态,以操纵者为中心作圆周飞行。国际级竞赛项目有:竞速、特技飞行、小组竞速和“空战”。③无线电遥控类。由操纵者在地面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操控模型飞机的各个舵面,从而改变模型飞机的飞行姿态、航向、高度和速度。国际级竞赛项目有:特技、热气流翱翔、直升机特技、绕标竞速等。④像真模型类。模型必须按真飞机缩小比例制作,分为自由飞行、线操纵和遥控3种。⑤遥控电动模型类。模型以电动机为动力,分为:特技、模型滑翔机、模型直升机、绕标竞速等项。⑥航天模型类。模拟各种航天器设计制作的各种可以发射升空的模型航天器。包括各种模型火箭、仿真模型火箭和火箭推进模型飞机等,使用有严格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的固体模型火箭发动机。是国际航空联合会航空模型委员会(CIAM)管辖的运动项目之一。分为:S1-高度模型、S2-载重模型、S3-伞降留空模型、S4-火箭推进模型飞机、S5-仿真高度模型、S6-飘带留空模型、S7-遥控仿真模型、S8-遥控火箭推进模型飞机、S9-旋转翼留空模型、S10-柔性翼留空模型10类。
从不同的角度航空模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翼可分为固定翼航模、旋翼类航模,按动力可分为电动力航模、油动力航模、无动力航模,按控制方式可分为自由飞行类、无线电遥控类、线操纵类,按制作材料可分为KT机、轻木机、复合材料机、EPP机、EPA机、EPO机等。
现代航空模型运动除竞赛项目外,还专门设有纪录项目。航空模型纪录是指各种航空模型的留空时间、高度、距离、速度等项目的绝对飞行成绩和部分国际级比赛项目的最高飞行成绩。国际航空联合会设立的航空模型纪录分为自由飞行(F1)、线操纵圆周飞行(F2)、无线电遥控飞行(F3)、电动力无线电遥控飞行(F5)4大类1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