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6月,W.拉姆齐和M.W.特拉弗斯[注]在蒸发液态氩时,收集了最先逸出的气体,用光谱分析法发现了比氩轻的氖。由于氖被电子激发时能发出特殊辉光,因此被确认为是一种新元素。命名为neon,希腊文“新的”之意,即从空气中发现的新气体。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62083,"Name":"化学"},{"ID":119957,"Name":"无机化学"},{"ID":120317,"Name":"元素周期表"},{"ID":120320,"Name":"惰性气体"},{"ID":120322,"Name":"氖"}]
. 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元素周期表 . 惰性气体 . 氖氖
/neon/
最后更新 2024-09-27
浏览 380次
化学元素,元素符号Ne,原子序数10,原子量20.1797(6),属周期系零族元素,稀有气体。
- 英文名称
- neon
- 元素符号
- Ne
- 原子序数
- 10
- 原子量
- 20.1797(6)
- 所属学科
- 化学
氖小量地存在于地球大气中,按体积计干燥空气中含氖0.0018%,氖在宇宙中的丰度比在地球上大。天然氖是三种稳定同位素的混合物,它们的体积比为:氖-20(90.92%)、氖-21(0.26%)和氖-22(8.82%)。
氖在常温下为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熔点-248.59℃,沸点-246.046℃,气体密度0.89990克/升(0℃,101千帕),临界温度-228.6580℃,临界压力2.6786兆帕,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4厘米3/分米3。
氖的电子组态为1s22s22p6,在一般情况下,氖不发生化学反应。水合物Ne•6H2O中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工业上利用分馏液态空气制备氖,液化空气最容易挥发的部分是由氦、氖和氮的混合物组成,在加压降温条件下用冷凝法,接着用深度冷却的活性炭吸附法除去氮气,用低温活性炭选择吸附法把氖与氦分离。处理88000千克液态空气可得1千克氖。
在放电时氖能放出橘红色辉光,加入一些汞蒸气后又发射出蓝光,所以氖被广泛用来制造霓虹灯、信号灯,还用于荧光灯、气体导电灯和高电压测试仪中。氖还大量用于高能物理研究,使用氖充满火花室来探测和微粒的行径。液体氖还用来做制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