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学 . 舞蹈学 . 中国民间舞蹈 . 黎族舞蹈

舂米舞

/rice husking dance/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212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21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黎族舞蹈。

英文名称
rice husking dance
所属学科
舞蹈

流传于海南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地的黎族聚居区。黎语称“太沓”,“太”是击或舂之意,“沓”是臼,合即“舂臼”。是在舂米劳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女性民间舞蹈。传统的舂米舞用于隆重的头人葬礼,为期14天的葬礼用餐需要人工舂脱谷壳,妇女们为了消除劳作疲劳,就有节奏地轮换击舂,渐渐形成了这种节奏感很强的舞蹈。分双人舞、四人舞、六人舞3种形式。以年长经验丰富的领舞者为领击,其他舞者随之变化动作和击打节奏。舞蹈以杵臼为道具,以舂杵击打臼桶不同部位发出的悦耳声响为伴奏,舞者双臂上下挥动,双腿和上肢有节奏地进行颤摆,生动再现了妇女舂米的劳作形象。舞蹈节奏鲜明,舞风古朴粗犷,颇具黎族人民的劳作生活气息。

舂米舞表演舂米舞表演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