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中医药 . 针灸 . 经络学 . 经络 . 十四经

手厥阴心包经

/Pericardium Channel of Hand Jueyin/
条目作者陈子富赵百孝
条目作者陈子富

陈子富

赵百孝

赵百孝

最后更新 2023-01-27
浏览 420
最后更新 2023-01-27
浏览 42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医学十二经脉之一。属心包,络三焦。简称心包经。

英文名称
Pericardium Channel of Hand Jueyin
简称
心包经
所属学科
中医药

手厥阴心包经首载于《灵枢·经脉》,原文为“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心主”即指心包络,为心之宫城,居于膻中,即胸廓正中部位,能代心行令,代心受邪,故称心主,或称心主脉(《灵枢·邪客》)。现通称为手厥阴心包经,简称心包经。

《灵枢·本输》首次记载了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和定位,《针灸甲乙经》对部分腧穴的定位进行了补充,对腧穴的特性和主治特点也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使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的内容更加完备。《灵枢·本输》中记载有天池天泉曲泽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针灸甲乙经》补充了郄门。关于天池穴的定位,《灵枢·本输》记载为“腋下三寸”,与现今差异较大。清代廖润鸿所著《勉学堂针灸集成》中记载为“在乳后一寸,下五分”,与现今最为接近。

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胸中,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胸部、上腹和下腹,络于三焦。胸中支脉沿着胸内出胁部,从腋下三寸处向上到达腋窝,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中,下至前臂,走两筋之间,进入掌中,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掌中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灵枢·经脉》原文:“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动画

本经腧穴对称分布于身体两侧,始于天池,终于中冲。左右各9穴。其中1穴在胸部,有天池;6穴在上支部,有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2穴在手部,有劳宫、中冲。

手厥阴心包经出现异常会表现出以下病证:心痛、胸闷,心悸,心中烦热,前臂和肘部拘挛疼痛,腋窝部肿胀,掌心发热,眼睛昏黄,癫狂等。

本经腧穴常用于治疗与“脉”有关的病证,心胸、神志病,胃腑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①心胸、神志病:心痛,心悸,心烦,胸闷,癫狂痫等。②胃腑病症:胃痛,呕吐等。③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上臂内侧痛,肘、臂、腕挛痛,掌中热等。

  • 石学敏.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 黄建军.经络腧穴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