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0种,统称羽螅。分布于世界各海区,从潮间带到7000米的深海底都有它们的踪迹,在中国海域约有5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全营底栖生活,其中有些是底栖生物中的优势种,数量很大,常常是构成某些底栖生物群落的特征种。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65510,"Name":"生物学"},{"ID":65525,"Name":"动物学"},{"ID":138657,"Name":"刺胞动物门"},{"ID":138658,"Name":"刺胞动物门"},{"ID":138659,"Name":"水螅虫总纲"}]
. 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刺胞动物门 . 刺胞动物门 . 水螅虫总纲羽螅总科
最后更新 2022-12-09
浏览 125次
软水母目的一总科。
- 拉丁文名称
- Plumularioidea
- 目
- 软水母目
- 所属学科
- 生物学
根据成对的侧生刺丝鞘的有无及其与螅鞘是否融合,中央刺丝鞘的发育状况,螅枝是从直立的螅茎还是直接从螅根上生出等特征,可将羽螅总科分为4个科:海翼螅科、基枝螅科、羽螅科和美羽螅科。
羽螅群体为羽毛状、茅草状、灌木丛状或树状,易与海藻混淆。螅鞘无柄,但有明显的鞘底,无螅盖,两侧对称,着生在螅枝上,有时也着生在螅茎上,但总是生在一侧,排成一列。芽体有一圈丝状触手和一圆锥状垂唇。有刺丝体,外有刺丝鞘保护。生殖体为固着的孢子囊,外有生殖鞘保护。
这类刺胞动物中许多种的刺细胞毒性都较强,对水下作业人员有危害,触及人体时常引起皮肤红肿、发炎,是一类著名的有毒海洋生物。
扩展阅读
- 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海洋生物研究论文集(一).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 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海洋生物研究论文集(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 许振祖,黄加祺,林茂,等.中国刺胞动物门水螅虫总纲.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