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管理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资源环境 . 农业环境

农业气象

/agro-meteorology/
条目作者常国庆

常国庆

最后更新 2024-12-13
浏览 152
最后更新 2024-12-13
浏览 15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农业生产过程中与农作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光、热、水、气及其变化的状态与现象。

英文名称
agro-meteorology
所属学科
农林经济管理

不同地区的气象、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耕作制度、植物类型、病虫害的种类及发生状况,还通过其他外界环境条件(如土壤、水文等)影响农业生产。光、热、水、气等农业气象因子不能互相代替,但互相制约,并综合影响农业生产。

农业气象不仅为农作物提供重要的生存环境和物质、能量基础,还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气候资源。农业气象对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产生影响,同时还影响农业生产的宏观生态环境和其他自然资源。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象环境,就生物而言,其生长的环境条件与生物有机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成为一个土壤-生物-大气系统。这个系统内的状态和有关机制决定了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在这个系统中,太阳辐射、温度、水分、空气等气象因子既作为农业环境条件之一,影响农业生产;又为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供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并通过影响自然环境中的其他因子间接地作用于农业。

农业生产也反过来影响气象条件。人们的生产活动是形成农业小气候的重要因子之一。很多农业气象灾害往往通过采取一定的农业措施得以减轻或防止。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的工作,如大规模水利建设、营造防护林带等都会影响一定地区内的天气、气候状况。由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有时甚至大于邻近地区天气、气候的自然差别。

  • 姜会飞.农业气象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 李有,任中兴,崔日鲜.农业气象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 肖金香,穆彪,胡飞.农业气象学.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刘布春,刘文萍,梅旭荣,等.我国农业气象业务引入作物生长模型的前景.气象,2006,(12):10-15.
  • 王春乙,张雪芬,孙忠富,等.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业气象研究.气象学报,2007,(5):815-82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