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庙前。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现存石阙多为墓阙,太室阙是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庙阙之一(其余两座为同在嵩山的少室阙、启母阙)。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阙坐北朝南,双阙间距6.75米,东阙高3.92米,西阙高3.96米。每阙包括联成一体的母阙、子阙两部分,子阙较低,在母阙外侧,均由台基、阙身、阙顶三部分组成(图1、图2)。台基湮没于地下,共2层,高0.59米,由素面石条砌成。母阙阙身由8层石条砌成。最上一层作巨斗形,边沿饰波浪纹和二方连续云纹。其下一层为长方形,饰乳钉纹。阙身各面以减地平钑的技法雕刻亭阁建筑、铺首衔环、车马出行、杂技表演、鸡兔鸟鱼、吉祥羊头,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提供了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阙顶作庑殿式,脊端雕柿蒂纹瓦当。阙身刻铭剥蚀严重,可辨认的有西阙母阙南面篆书题额“中嶽泰室阳城”6字,北面子阙檐下隶书“元初五年四月阳城□长左冯翊万年吕常始造作此石阙”等字。1949年前曾在石阙外建房保护。1971年以破碎的阙顶石残件对东阙顶部进行了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