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斯瓦希里语以翁古贾语为基础。斯瓦希里语拥有多种方言,主要有姆维塔方言(使用于肯尼亚蒙巴萨地区)、阿穆方言(肯尼亚拉穆岛地区)、恩格瓦纳方言〔刚果(金)东部基伍省〕、恩加齐加方言(科摩罗群岛)、姆利玛方言(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等省)和翁古贾方言(桑给巴尔诸岛)。东、中非各国独立以后,由于官方广泛采用,斯瓦希里语得到很大发展,并成为非盟和东非共同体的工作语言之一,有成为整个东非、中非地区通用语的趋势。
斯瓦希里语有5个元音、26个辅音。音节一般为元音结尾的开音节,没有声调,单词重音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斯瓦希里语中的基本语词大多数是多音节的;阿拉伯语语词约占30%,但按斯瓦希里语的规律变化。斯瓦希里语还从一些欧洲语言借用有关现代文化内容的词语。语法方面,在斯瓦希里语中一共有16种名词类别,其中有6种一般用来表示单数,5种一般用来表示复数,一种表示抽象名词,一种表示作为名词的动词不定词,另外有3种表示位置。标准的单、复数的变化在词首而不在词尾;指示代词、物主代词、形容词等都随名词的类别和单、复数而变化,各类名词有对应的主语前缀和宾语中缀;动词变化较复杂,有趋为式、使役式、状态式、反义式等。语法关系主要靠在词根上加前缀或后缀来表示。句子的结构是主语-主语前缀-时态-宾语中缀(有时省略)-动词-宾语。
斯瓦希里语最早的文献见于12世纪。原来用阿拉伯字母拼写,19世纪中叶以后,逐渐转用拉丁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