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基因工程

噬菌体

/bacteriophage/
条目作者杜郁

杜郁

最后更新 2023-08-25
浏览 534
最后更新 2023-08-25
浏览 53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感染细菌和古细菌的病毒的总称。又称细菌噬菌体(bacteriophage)或细菌病毒。

英文名称
bacteriophage
又称
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
所属学科
生物学

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无完整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和包含于其中的单一核酸组成,只能在有代谢活性的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是一种专性寄生的微生物。

1915年,英国细菌学家F.W.特沃特在培养葡萄球菌的过程中注意到,一些菌落上出现透明斑,这些菌落在进一步培养时无法继续增殖,而且以接种针接触此透明斑后再接触正常菌落,后者也出现相同的透明斑。1917年,加拿大医学微生物学家F.德赫雷尔[注]在研究志贺氏痢疾杆菌时也发现了类似现象,他首先将这种能使菌落形成透明斑并使混浊菌液变澄清的溶菌因子命名为噬菌体。

根据衣壳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有尾噬菌体、无尾噬菌体和丝状噬菌体3种类型。核酸为DNA或RNA,据此将噬菌体分成DNA噬菌体和RNA噬菌体两大类。大多数DNA噬菌体的核酸为线状双链,但一些微小DNA噬菌体的核酸为环状单链。多数RNA噬菌体的RNA为线状单链,少数为线状双链。

噬菌体吸附于细菌细胞壁上,通过识别特异性的细菌表面受体,将核酸注入宿主菌中。根据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噬菌体可分成两种类型:①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称为烈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②噬菌体DNA与宿主菌染色体DNA整合,感染过程中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称为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或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 phage)。

由于基因数量少,结构简单,容易获得大量的突变体,因此成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复制、转录和表达的理想工具。同时,在进行外源基因克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应用较多,例如作为基因克隆的噬菌体载体、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等,已成为研究DNA、R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良好模型系统,对基因工程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徐耀先.分子病毒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 CHANISHVILI N.Phage therapy--history from Twort and d'Herelle through Soviet experience to current approaches.Advances in virus research,2012,83:3-40.
  • 柳鹏程,乔涵,刘斐斐.噬菌体作为模式生物在蛋白表达和病毒学方面的应用.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5):466-46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