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范围先后包括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奥地利等国领土,历经39位统治者,统治时间长达440年。普舍美斯家族原为今布拉格附近的部落首领,9世纪查理大帝将中欧斯拉夫人从阿瓦尔汗国统治下解放出来后,这一家族治下的波希米亚公国便从西欧引入了基督教,并先后臣服于东法兰克王国与大摩拉维亚公国。867年,该家族的第一位公爵博日沃伊一世取得相对独立的政治地位,建立普舍美斯王朝。后来,其长子斯皮季赫涅夫一世(894或895~915年在位)成为波希米亚公爵,普舍美斯王朝得以延续。
906年马扎尔人攻灭大摩拉维亚后,捷克地区的稳定遭到破坏,波希米亚公国利用天然的战略位置,收罗大摩拉维亚残余势力,趁机崛起,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政权。其后,德意志的萨克森王朝崛起,迫使波希米亚统治者向亨利与奥托国王父子宣誓效忠,波列斯拉夫一世公爵(约929或935~972年在位)率军队参加了奥托一世在955年彻底击败马扎尔人的战役。奥托一世于962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后,波希米亚公国作为其附庸,成为帝国的一部分。此后两个多世纪,普舍美斯家族稳掌波希米亚政权,对外扩张领地,对内加强集权,在帝国中的地位稳步上升,弗拉提斯拉夫公爵曾一度被授予国王称号(1085)。
随着波希米亚实力日益强盛,腓特烈二世于1212年正式将其提升为王国。此后一个世纪中,捷克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展,成为中古中欧较为发达繁盛的区域。该王朝历代国王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参与国际政治博弈,通过王朝联姻与战争多种手段,先后取得奥地利等地的领主权,一度占有波兰、匈牙利的王位。这一时期,普舍美斯王朝的统治横跨整个中欧地区,盛极一时。但其后内部矛盾加剧,外部矛盾也不断尖锐化,实力受到严重损耗,末位国王瓦茨拉夫三世于1306年在摩拉维亚遇刺身亡,王朝统治终结,波希米亚王国转而落入德意志的卢森堡家族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