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索斯”一名源自古希腊神话中提坦巨人的名字。圣山位于希腊东北部哈尔基迪奇半岛最东端的独立海岛,面积335.6平方千米,岛上最高峰海拔2033米。
3~4世纪,基督徒和异教徒曾在此定居。10世纪马其顿王朝统治时期,拜占廷帝国大力加强对阿索斯圣山的扶持,承认圣山的自治地位,为修道士提供年薪,同时划定了圣山的边界,并资助建筑修道院。君士坦丁九世(1042~1055年在位)等多位皇帝还颁布命令,禁止农牧民、宦官、女性、无须年轻男性进入圣山,甚至不允许携带雌性动物进入。这一规定保持至今,女性和雌性动物仍在禁入之列。
在圣山高级修士团的组织协调下,区域内的修道院数量不断增加,各个独立运营的修道院开始大量收纳土地,逐渐成为大地产主,其经济活动也愈加活跃,修道院的货船还享受免税待遇。1204年后,拜占廷国运衰微,圣山的处境也每况愈下。虽历经战乱,但基本保持完好。1430年后,圣山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庇护下艰难发展。19世纪后,沙俄政府对之资助扶持,境况略有好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圣山归属希腊王国。1927年,圣山成为希腊国家内的自治州,但教权上仍归君士坦丁堡大教长管辖。
阿索斯圣山现有修道院20余座,僧团12个,修道士千余人。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保持蓄须留发、身披黑袍、离群索居、沉默静思的传统,通常以自耕自种或手工业为生。盛产圣山牌葡萄酒。各修道院均藏有古代的圣画、法器、神像、古文献等珍贵文物,其中所藏文献涉及拜占廷帕列奥列格王朝行政管理、财政税收等多方面信息,是研究晚期拜占廷帝国历史极其重要的史料,近些年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被陆续整理出版。阿索斯圣山素有“圣母的花园”之雅称,至今仍是东正教修道生活的中心及东正教圣地。1988年,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