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历史学 . 世界历史 . 〔欧洲历史〕 . 挪威历史

挪威历史

/history of Norway/
条目作者斯文撰郭子林修订
条目作者斯文撰

斯文撰

郭子林修订

郭子林修订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403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40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挪威王国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西濒挪威海,东部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为界与瑞典相邻,北部毗连芬兰和俄罗斯。面积38.5平方千米。人口537.5万(2020),96%为挪威人,有萨米族约3万人,主要分布在北部。官方语言为挪威语。多数人信奉基督教路德宗,挪威教会成员占人口总数的71.5%。首都奥斯陆。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Norway
所属学科
世界历史

公元前8000年左右,人类开始在挪威境内活动,以狩猎、捕鱼为生。约前2500年,挪威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随后经历了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从青铜器时代开始,一些日耳曼人部落不断迁入,但还没有出现聚居的村落,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是氏族经营的农庄,这些氏族农庄组成若干松散的小国。

8世纪末,处于氏族社会末期的挪威人开始渡海侵袭爱尔兰,由起初的小股骚扰发展到大规模军事征服活动。874年,挪威海盗在对外扩张冒险中发现了冰岛,并移民定居。911年,挪威海盗联合丹麦海盗南侵欧洲大陆,在塞纳河流域建立了诺曼底公国。934年,挪威国王奥拉夫·古思夫里特松(?~941)率军攻克都柏林,成为都柏林国王。985年,挪威发现格陵兰。999年,爱尔兰人夺回了都柏林,又于1014年克朗塔夫战役中大败挪威人。此后挪威再无力入侵爱尔兰。1028年,丹麦克努特大帝兼并挪威国王,挪威成为北海帝国的一部分。1035年北海帝国瓦解后,挪威陷入了争夺王位的长期纷争和动乱之中。13世纪中叶,统一的挪威封建国家形成。

14世纪中叶,由英格兰传来的黑死病造成挪威近一半人口死亡,2/3土地荒芜,挪威在政治和经济上更加依赖于强大的邻国丹麦。1380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1353~1412)扶植她的儿子兼任挪威国王。1388年,挪威政务委员会尊举玛格丽特为挪威永久的摄政王。1397年,玛格丽特一世主持的卡尔马会议决定成立斯堪的纳维亚联盟(又称卡尔马联盟),丹麦国王成为丹麦、瑞典、挪威3个王国的共主。除丹麦外,新兴的汉萨同盟在挪威拥有强大的经济势力和贸易特权。汉萨同盟中的吕贝克拥有挪威的渔业控制权和贸易特许权,并在卑尔根设立许多商站。

1450年,挪威与丹麦在卑尔根缔结邦联协议,挪威进一步丧失民族主权,挪威政府的高级官吏逐步改由丹麦人充任,官方语言亦改用丹麦语。1513年,挪威人民不堪忍受丹麦的统治和汉萨同盟的经济压榨,在大主教奥拉夫·英格尔布雷克特松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争取独立。1534年,起义遭丹麦镇压。挪威被取消王国的称号,降为丹麦的一个州,由丹麦副王和官吏治理,丹麦语成为挪威官方书面语言。

17世纪,瑞典为争夺波罗的海霸权和对挪威的宗主权与丹麦交战。丹麦失利,将挪威割让给瑞典,1645年割让耶姆特兰郡和海德尔峡湾,1658年又割让布胡斯兰郡。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在对俄国战争大败后,曾于1716年、1718年两次进攻挪威,但均未获胜,卡尔十二世也在挪威战场上被暗杀。1718~1807年,丹麦由于战争频频失利,国力衰弱,放松了对挪威的控制。在此期间,挪威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木材加工业、航运业和渔业。农业虽较前略有发展,但仍很不发达。丹麦的宗主国地位和对挪威贸易的垄断成了挪威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挪威各阶层的民族意识越来越强烈。脱离丹麦争取独立的情绪不断高涨。

1807年,丹麦同法国结盟并参加了拿破仑一世的大陆封锁。由于丹麦海军被英国消灭以及英国实行海面封锁,丹麦与挪威之间的海路联系中断,挪威基本上处于自治状态。反拿破仑战争中,挪威亦蒙受巨大损失,商船队被英国扣押,木材出口停顿,粮食奇缺,经济濒临破产。1814年5月17日,挪威临时行政委员会在埃兹沃尔召开国民议会,通过宪法,宣布挪威为独立的君主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然而独立未能实现。丹麦在同年签署的《基尔和约》中将挪威割让给瑞典。瑞典强迫挪威接受挪威-瑞典联盟,允许挪威对内享有自治权。1815年以后,欧洲大陆的经济萧条使挪威木材出口和航运业陷于停顿,农业生产无力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为了摆脱饥饿和经济困难,挪威在1842年改革货币制度并大幅度削减关税以促进粮食进口。挪威人口在19世纪内增长了1.5倍,为饥荒所迫,大量挪威人外出谋生,主要移居北美大陆。1840~1914年,挪威对外移民达75万,按人口比例算挪威成为当时仅次于爱尔兰的世界第二位移民国家。

挪威国民议会在埃兹沃尔召开(1814)挪威国民议会在埃兹沃尔召开(1814)

摆脱瑞典的控制是挪威举国上下关注的问题。1884年,由J.斯韦德鲁普领导的挪威自由党在资产阶级支持下首次大选获胜,挪威政府提出改变挪威在联邦中的次等国地位,取消在挪威设立总督和挪威外交事务不应由瑞典外交大臣主管等摆脱联邦约束的施政纲领。1891年,自由党又以设立单独的挪威外交大臣来主管挪威外交的主张而再次赢得大选胜利。瑞典拒绝批准并以诉诸武力相威胁。1899年,爆发了“旗帜事件”,挪威不顾瑞典的禁令擅自取消了挪威商船队旗帜上的联盟徽号。1905年,挪威议会单方面宣布解散挪威-瑞典联盟。1905年8月31日,瑞、挪在卡尔斯塔德举行谈判,正式宣布废除《瑞典-挪威联盟法》,挪威重新获得独立。政体为世袭君主立宪制,选丹麦亲王查理为国王,称哈康七世(1905~1957年在位)。国王为元首兼武装部队统帅,并提名首相人选。

19世纪末挪威工人阶级力量开始壮大。1887年,以社会主义学说为指导的挪威工党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挪威奉行中立政策,本土没有受到战祸波及,虽然50%的商船队在战争中损失,但战时航运业亦给挪威带来巨大利润。战后挪威于1919年获得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工党于1919~1923年成为第三国际成员。1923年,工党左派成立挪威共产党。1928年,工党首次大选获胜组阁。20世纪30年代,挪威受到世界经济大衰退的冲击而陷于经济困难,1933年失业率高达33%,工党再次大选获胜后采取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如劳动保护立法、建立全民养老金和社会失业救济金等。1935年以后,挪威几乎一直由工党执政。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挪威重申传统的中立,在外交上十分谨慎,1939年拒绝希特勒德国提议的互不侵犯条约,同时也不倾向同盟国,不接受同盟国提出的封锁挪威海的要求。芬兰1940年冬战爆发后,挪威给予芬兰以道义支持,但拒绝同盟国借道运兵至芬兰的要求。1940年4月8日,法西斯德国袭击挪威,挪威政府和军队奋起抵抗,6月底挪威全境陷落,王室和政府流亡英国。挪威民族叛徒V.A.L.J.吉斯林组成卖国傀儡政府。挪威人民在祖国阵线领导下向德国占领者展开英勇斗争。流亡政府在英国也组织了挪威旅和空军中队等武装力量。1945年5月,德国占领军宣布投降,挪威光复。

1940年,德军运输伞兵部队的飞机在奥斯陆上空1940年,德军运输伞兵部队的飞机在奥斯陆上空

1947年,挪威接受马歇尔计划,恢复经济。到50年代,挪威经济发展水平已远超过战前,商船队占世界第三位。1949年,挪威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4年,挪威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继位,即奥拉夫五世(1903~1991)。1959年,挪威加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自60年代起,关于是否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问题成为挪威的重大政治问题,形成赞成和反对两大派别,并曾几次导致内阁危机或倒台。1972年9月,挪威就加入共同市场问题进行的公民投票中,反对者占53%。1980年11月,挪威政府与共同体商定:挪威外交大臣同共同体理事会主席定期举行会晤。时至今日,挪威仍不加入欧洲联盟,反对意见可谓五花八门,包括主权问题、经济利益问题和文化认同问题等。自70年代起,挪威用平台在北海开采石油,在卑尔根等地兴建3座炼油厂,年炼油能力达1400万吨。石油出口为挪威带来巨额利润,推动经济迅速发展。1985年5月,工党少数党政府执政,主席G.H.布伦特兰夫人任首相,这是挪威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其间,进行了很多社会改革,推动了社会安全和社会饥馑问题的解决。90年代,挪威已经还清了外债,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2015年,挪威的人均GDP位居世界第一。

2011年,挪威遭受两次恐怖袭击,死亡77人,300多人受伤。2013年,挪威议会选举,保守党、自由党、基督教民主党和进步党联盟获得多数票,取得选举胜利,保守党领导人E.索尔贝格女士成为挪威的新任首相。

  • 王祖茂.当代各国政治体制:北欧诸国.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 秦傲松.通往北方之路:挪威王国.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 新加坡APA出版有限公司.挪威.葛陈荣,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 田德文.列国志:挪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 挪威王国驻华大使馆.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