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水成像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水的长T2权重效应,即长TR(多大于3000毫秒)加特长TE(多大于150毫秒)。人体所有组织中,水样成分(如脑脊液、淋巴液、胆汁、胃肠液、尿液等)的T2值远远大于其他实质性脏器,在采用序列时重点突出组织的T2特性。水样结构由于T2值很长保持较大的横向磁化矢量,而其他组织的横向磁化矢量几乎完全衰减,所采集的图像信号主要来自水样结构,因此采用长TR、特长TE的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从而使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的液体呈现高信号,而实质性器官和快速流动的液体如动脉血呈低信号。
早期的水成像技术多采用梯度回波类序列,而临床上常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或单次激发FSE T2WI序列。利用二维或三维技术采集的水成像原始图像需要进行后处理重建,常用的后处理技术包括: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仿真内窥镜(VE)等。
水成像技术具有无须对比剂、安全无创、适应证广、成功率高、可多方位观察等优点,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MR胆胰管成像、MR尿路成像、MR脊髓成像、MR内耳水成像、MRI涎腺管成像、MR输卵管成像、MR泪道成像、MR脑室系统成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