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南丫岛西北岸。1932年、1933年、1938年、1979年、1990年和1996年多次发掘。遗存分属新石器时代中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青铜时代。出土遗物中以大湾式彩陶盘和牙璋(见图)最具代表性。
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存主要以彩陶、刻划纹及戳印纹白陶为主要特征,新石器时代晚期则盛行几何印纹软陶。青铜时代遗迹主要以墓葬和环、玦饰加工地点为主。墓葬共10座,绝大多数未见墓坑,无葬具和人骨,随葬品有陶器、石器、玉器和青铜器等。青铜时代遗存可进一步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约相当于商代晚期,以1号墓和6号墓为代表,陶器流行方格纹束颈鼓腹凹底罐、侈口束颈鼓腹圜底罐、敞口折肩弧收腹凹底同心圆圈纹泥质罐;玉器主要有牙璋、“T”字形环、管、鱼头状饰、璧状饰。晚期约相当于东周时期,以9号墓为代表,出土遗物主要有施雷纹、方格纹的敞口斜肩垂鼓腹圜底硬陶罐、夔纹硬陶片、青釉陶羊和铜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