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社会认知 . 情境

伴侣之爱

/companionate love/
条目作者杨福义

杨福义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39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3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情种类之一,区别于浪漫之爱,是没有性欲的喜欢。又称友谊之爱、喜爱。

英文名称
companionate love
又称
友谊之爱、喜爱
所属学科
心理学

是缓慢发展并更为持久的一种浪漫爱情,从恋人对彼此可以确定的爱情和尊重中发展出来,在亲密朋友之间及爱人之间都很常见,是一种真正的相互理解。美国心理学家E.哈特菲尔德将其定义为是“一种令我们感到和那些人的生活已经深深地缠绕在一起的情感”。

在浪漫关系早期,通常为激情之爱,随着激情平静下来,伴侣双方在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出伴侣之爱,因此相对于激情之爱,伴侣之爱更为现实、缺少热情,但也更为持久、稳定、冷静,是人们对与自己的生活深深交织在一起的人的爱恋。伴侣之爱的特点是彼此分享观点、价值观和个人经历,以及对对方的深深的信任感。但是,伴侣之爱不同于依恋和呵护系统,它完全基于奖励-惩罚系统。即我们喜爱那些奖赏我们的人,讨厌那些惩罚我们的人。我们喜爱那些熟悉的人(相对于不熟悉的)、相似的人(相对于不相似的)、喜欢我们的人(相对于不喜欢我们的人)和外表有吸引力的人,这些特征会使我们同他/她之间的互动是有益的。因此,人们努力获得和维持与喜欢的人之间的亲近性,并以一种对方能获得益处的方式做出行为,从而保证他们持续地与自己互动。

人际吸引(喜爱)的条件/原因主要有:①外貌。由于人们经常根据外貌做出关于某人的其他特征的推断,因此人们更喜欢和外貌有魅力的人交往。②能力。人的能力大小和他受欢迎的程度密切相关。③邻近。居住地、学习、工作场所等的邻近使人们更为熟悉和利于互相帮助,因此容易导致人际吸引。④相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某些方面相似的人更容易互相吸引。⑤互补。人们与和自己互补的人取长补短,双方的某些特性能够满足各自的需要,更容易出现互相喜欢。亲密承诺结合形成对亲密伴侣的爱,虽然年轻时的激情已渐渐消失,这种类型的爱会集中体现在长久而幸福的婚姻中。

  • 梁宁建.心理学导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 布雷姆 S S,等.亲密关系.3版.郭辉,肖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 达夫 K J.社会心理学:挑战你的成见.宋文,李颖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 斯腾伯格 R J,斯腾伯格 C.爱情心理学.李朝旭,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