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感觉 . 视觉

视觉

/vision/
条目作者焦书兰撰潘静修订
条目作者焦书兰撰

焦书兰撰

潘静修订

潘静修订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693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69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眼睛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和形状等特性的感觉

英文名称
vision
所属学科
心理学

视觉适宜380~780纳米的电磁辐射刺激,即光波刺激(图1)。

图1 电磁辐射波范围及可见光谱图1 电磁辐射波范围及可见光谱

眼球的最外一层为巩膜,它前面透明的部分为角膜,外界光线从角膜射入眼内。脉络膜紧贴巩膜,其前房形成虹膜,虹膜中央的开口便是瞳孔。瞳孔在强光照射时缩小、弱光照射时扩大,从而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虹膜的后面为水晶体,它在睫状肌的控制下可以改变曲度,使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都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图2)。视网膜上有视觉感受器,将电磁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并通过神经节细胞将信号传导至大脑。

图2 人眼球解剖示意图图2 人眼球解剖示意图

视觉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称为视敏度,医学上称为视力。相距5米能分辨出1分视角时的视力为1,这是正常视力的标准;当视力低于0.05时,法律上判定为盲人。在能见度良好的条件下,人眼能觉察出千米以外1/4烛光的光源。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50~560纳米的光最敏感;在暗视觉条件下,最敏感的光波范围变为500~510纳米。

视觉因光辐射特点的不同而具有不同属性。当光辐射的强度变化时,视觉能分辨出光的不同明度;当光辐射的波长变化时,视觉则能分辨出不同的颜色。从长波到短波所引起的颜色视觉依次为红、橙、黄、绿、蓝、紫等颜色。不同波长的光波同时作用于眼睛,会使眼睛看到的颜色发生变化,称为颜色混合

光刺激持续作用于眼睛一定时间后,所引起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称为视觉适应。最常见的有光适应和暗适应。人从亮处到暗处,由于瞳孔扩大进入眼内的光线增加,以及视紫红质的恢复,使视觉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称为暗适应。完全的暗适应需30~40分钟。从暗处到强光下,使视觉感受性逐渐降低的过程称为光适应。对光的适应大约1分钟就能完成。

在视觉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视觉映象称为视觉后像。与原来刺激性质相似的视觉映象为正后像;与原来刺激性质相反的视觉映象为负后像。彩色的负后像是原来注视颜色的补色。

视野中相邻的明度或色调不同的颜色相互影响,使对象的明度或色调感觉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对比。前者为明度对比;后者为色调对比。

明暗交替的光刺激会引起闪烁的光感觉。当明暗交替的频率达到一定值时,闪烁的光看起来会变成稳定的连续光,即闪光融合。引起闪光融合的最小断续频率称为闪烁临界频率。在一般情况下闪光临界融合频率为30~50周/秒。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