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非心理学家J.沃尔佩于1958年首创。这一疗法根据条件反射学中关于刺激的类化、增强与消退等原理,设计一种可以同时使个体产生两种对抗反应的情境,并使其中一种逐步增强,而使另一种逐步消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当患者面前出令其现焦虑或恐惧刺激的同时,施加与焦虑和恐惧相对立的刺激,从而使患者逐渐消除焦虑与恐惧,不再对有上述刺激过于敏感而产生病理性反应。治疗的具体步骤是:①确定其焦虑等级。将患者的各种焦虑反应,依照了解到的主观感受程度(SUD,可以用0-10或0-100来标记,0是平静,100是极度焦虑或恐惧)按由弱到强的次序排列。②放松训练。帮助患者学会一种与焦虑反应相对抗的松弛反应,使之熟练。③系统脱敏练习。按焦虑等级引导患者想象引起焦虑反应的刺激强度,同时要求患者放松。使两种互不相容的反应发生对抗,使焦虑反应受到抑制,进而建立正常反应。一个较低等级的刺激多次脱敏训练后其焦虑或恐惧主观感受程度明显下降后,再对下一个更高的焦虑或恐惧等级的刺激进行脱敏工作。系统脱敏疗法对害怕某种客体或情境的恐怖状态有明显效果。
随着系统脱敏法的使用,出现一些变式,包括:①快速脱敏法。使用造成恐惧反应的实际刺激物代替想象,由治疗者陪伴患者经历一系列令其感到恐惧的情景,直到对原来最害怕的情景不再紧张或害怕为止,适用于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病人。②接触脱敏法。采用按焦虑层次进行的真实生活暴露的方法,但增加示范和接触,让患者首先观看治疗者或他人应对引起其恐惧的情境,而后再让患者一步一步模仿照做,直到不感到害怕为止,适用于特殊物体恐怖症,如对蛇和蜘蛛的恐怖症。③录音、录像脱敏法。治疗者根据与患者交谈的内容,将识别出的患者的焦虑情境(如喧闹嘈杂的声音、拥挤的人群或爬行中的蛇)录音、录像,而后使用这些制备好了的录音、录像对患者进行治疗。
系统脱敏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明显的疗效。适用于焦虑和恐惧症的治疗,更适合于矫正年幼且容易接受模仿和暗示的儿童的失常行为;可用于自我心理治疗,也可用于对他人的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