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心理学 . 临床心理学 . 心理障碍 . 睡眠-觉醒障碍

失眠障碍

/insomnia disorder/
条目作者吴文丽

吴文丽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03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0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的维持发生障碍,致使个体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

英文名称
insomnia disorder
所属学科
心理学、精神病学

患者有多种表现形式,以入睡困难最多见,其次是睡眠浅表和早醒。有些患者表现为睡眠感觉缺乏,醒后有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多数患者为几种情况并存。患者同时兼有头痛或头晕、心悸、健忘、易激动、烦躁不安等身心症状。患者对失眠产生越来越多的恐惧和对失眠所致后果的过分担心,使其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久治不愈,因而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或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低下,引起患者明显的苦恼。

失眠障碍患者失眠障碍患者

失眠障碍有3种类型。①入睡困难型。表现为上床后久久不能入睡,持续时间超过一个小时。这类失眠者害怕夜幕降临,害怕上床休息,就寝前后表现烦躁、焦虑、紧张,辗转反侧,过多考虑个人问题、健康状况及失眠引起的不良后果。②维持睡眠困难型。表现为睡不安稳,中途易醒,或夜间易惊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这类失眠者一夜中的觉醒时间往往是正常者的3~4倍,醒后多感体力恢复不佳。③早醒型。表现为清晨觉醒过早,比正常者早醒2~3个小时,而且醒后不能再入睡。

引起失眠障碍的常见原因有:①心理因素。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各种不愉快事件造成的焦虑、抑郁、紧张。另外,失眠障碍患者常对健康要求过高,过分关注。②环境因素。环境嘈杂、空气污浊、居住拥挤或突然改变睡眠环境。③睡眠节律改变。夜班和白班频繁变动等引起生物节奏变化,长途旅行后的时差效应等。④生理因素。饥饿、疲劳、性兴奋等。⑤药物和食物因素。酒精、咖啡、茶叶、药物依赖或戒断症状。⑥精神障碍。各类精神疾病大多伴有失眠障碍,失眠往往是精神症状的一部分。⑦其他因素,包括各种其他疾病。

治疗失眠障碍,首先要弄清导致失眠的原因、失眠的特点和规律,进而调整和改善睡眠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矛盾,使患者了解睡眠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消除对失眠后果的焦虑和恐惧。可采用行为疗法,如生物反馈、自我催眠、自我放松训练等治疗方法改善睡眠前的紧张状态。

  • 魏保生.失眠.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