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约14.5万(2005)。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共和国以及加里宁、诺夫哥罗德、圣彼得堡、雅罗斯拉夫等地。另有部分人分布在北欧的芬兰共和国。属欧罗巴人种白海类型。使用卡累利阿语,分卡累利阿、利维科夫和柳迪科夫三种方言,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许多人通用俄罗斯语文。信东正教。
民族起源至今尚无定论。多数人认为,其祖先科列尔人约于9世纪居住在拉多加湖西北沿岸,11~12世纪占据今卡累利阿共和国地区,然后北上(白海沿岸)和向东(拉多加湖与奥涅加湖之间地区)迁移,与当地的维普斯人结合。此时,由于斯拉夫人已移居到白海沿岸,故又吸收了斯拉夫人的民族成分。从12世纪起,卡累利阿人原始公社开始瓦解并向封建社会过渡。14世纪分属瑞典与诺夫哥罗德公国,18世纪上半叶全部并入俄国版图。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遭受外国武装入侵,1920年重建苏维埃政权,并成立卡累利阿自治州,1923年改为自治共和国,1940年改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56年改为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1991年改为卡累利阿共和国。
自古从事农业,种植小麦、燕麦、马铃薯等,白海和大湖沿岸地区的居民多从事渔业。过去,耕作技术落后,盛行三区轮作制,有的从事刀耕火种农业。十月革命后,工农业有了较大发展。主要工业部门有木材、造纸、食品,农业以生产饲料为主,副业有伐木和狩猎。手工业以铁器加工和用桦树皮制作各种小工艺品(提包、文具盒等)最负盛名。物质文化和生活习惯与周围的俄罗斯人近似,住二层壁桁式木屋,用烤炉取暖、烤制面包和烹调食物。民间创作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