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人在跳舞主要分布在立陶宛共和国,其余分布在俄罗斯、拉脱维亚、白俄罗斯、波兰等国。属欧罗巴人种波罗的海类型。使用立陶宛语,该语言属印欧语系。文字采用拉丁字母形式。多信仰天主教,少数信仰东正教。
立陶宛人的远祖可追溯到约公元前2000年就已居住在涅曼河和道加瓦河流域的农牧部落立陶宛人、奥克什泰特人(俄罗斯文献中称利特瓦人)、热麦特人、日穆德人、斯卡尔瓦人等。9~12世纪时,随着犁耕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炼制铁器)不断发展,各部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立陶宛部族。13世纪上半叶,建立封建的立陶宛大公国。14~15世纪,曾长期抵抗日耳曼人入侵。至19世纪初,整个立陶宛被沙俄兼并。1919年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1919年8月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40年重建苏维埃政权,同年8月加入苏联。1991年脱离苏联,建立独立的立陶宛共和国。
立陶宛人历史上虽先后遭受日耳曼人和沙俄帝国的强迫同化,却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习惯上,称奥克什泰特人为上立陶宛人,称热麦特人为下立陶宛人。热麦特人多聚居在同一地区,保持若干独特的生活习俗,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单一民族。
立陶宛人农业发达,农产品主要为长纤维亚麻、马铃薯、谷物、豆类和甜菜等。在畜牧业上素有“养马能手”之称。远洋渔业也很发达。电子工业、电器生产发展迅速。东部地区的农民多住用圆木柱架成的壁桁式单间房屋,西部地区住拥有前屋和储藏室的多间房屋。传统民族服装是用粗麻布缝制的翻领长衬衫,女式衬衫在领子和袖口处绣有花纹。少女在衬衫外罩以束腰背心,下穿宽大长裙。民间创作十分丰富,尤以“达英”(主要以反映家庭生活为题材的抒情诗歌)最为流行,歌词通俗易懂,能巧妙地利用词尾变化来表达感情,多由妇女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