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部沅陵、溆浦、辰溪、泸溪、古丈等县的苗族、土家族聚居区内,被西南官话和湘方言包围,在湘西南和贵州、重庆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不详。双方言现象普遍。现处于萎缩、濒危状态。
主要语音特点有①古全浊音部分保留浊音,部分清化。其中清化的塞音平声多不送气,仄声多送气。②部分古非组字读双唇音,而部分古帮组字读[f]。③古精照知二组一般合流,分洪细读[ts]、[tɕ]组;知三组读[t]组;古透定澄母部分字读[l]。④古心生书禅邪母字大量读塞擦音。⑤古以母字多读[z]。小部分古来母字读[dz]、[z]、[ts]。⑥小部分古晓匣母字读[k]、[kh]。⑦古蟹-假-果-遇摄形成链式高化音变;有“支微入鱼”现象;有“鱼虞分立,支脂之三分,四等韵读洪音”等存古现象。⑧鼻音韵尾多数点只有[-ŋ]。⑨入声韵多变同阴声韵,少数点有喉塞尾。⑩多为5调:阴平、阳平、上、去、入。古全浊入声字多归阴平。
词汇、语法特点有①保留一批其他方言罕见的古语词(有的见于白语或蔡家话)。如泅游|室房;家|盗偷|履鞋|薪柴|虺蛇|裈裤|餍饱|啼哭|还回|闭关|澡洗|怯怕|甘甜|疲累|割剪。②有一批有特色的方言词。如(注古丈音)□䨨打雷khua54tui34|□下(雨或雪)dzu42|罩崽雾tsʌ212 .tsa|岩脑牯石头ŋa34lʌ54 .ku|后生家丈夫ɣa54soŋ34.ko|室□人妻子tɕi42.ta ɣoŋ34|□娘母亲ai34.ȵioŋ|□□姑妈ta13.ta|□我a13|□人称复数后缀ŋaŋ42。(没有本字可写、也没有合适同音字可写的音节,用方框加注音表示。)③最常用量词为“条”。④小称形式为“子”后缀。⑤处置标记为“跟”。已然态标记为[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