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团菌,又称军团杆菌。因1976年美国退伍军人在费城召开军团会议时流行肺炎,次年分离出病原菌,由此得名。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多形性,常呈梭形。在肺组织和人工培养物中,为两端钝圆或圆锥状直杆菌。无荚膜、芽孢,有端生鞭毛。在普通培养基上不易生长,需氧,最适生长条件为35℃,pH6.9~7.0。生长缓慢,菌落呈灰白色细小针尖状,有光泽,有时出现棕色色素。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弱阳性。水解淀粉和明胶。对自然界抵抗力强。
军团菌包括嗜肺军团菌(见图)、博耶曼军团菌、米克达德军团菌、杜莫夫军团菌、高曼军团菌和长滩军团菌6种,其中以嗜肺军团菌为主要病原菌。嗜肺军团菌有6种血清型,均具致病性,通过呼吸道传播,可引起肺炎、胸膜炎、高烧、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甚至休克和死亡,死亡率为10%。该菌还能寄生菱形虫肠道中并与其建立“共生”关系,通过该途径可感染其他人体致病。
嗜肺军团菌模式图
嗜肺军团菌可以引起两种临床类型。①庞蒂亚克热。为轻型,潜伏期1~2天,占发病总数的95%以上,症状类似感冒,有发冷、发热、头痛、肌肉痛,无肺炎,绝大多数均在短期内恢复。②军团菌肺炎:潜伏期2~10天,占发病总数的0.1%~5%,病情较重,典型症状是寒战、高热、相对缓脉、干咳、痰少带血丝、胸痛、肌肉痛及乏力等。肺部可有干、湿啰音和实变的体征,外周血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X射线检查,肺部有炎性阴影。个别严重者可有休克、呼吸困难及神志不清等,病死率较高。
军团菌肺炎与其他细菌性肺炎从临床上难以鉴别。主要依靠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血凝试验检测血清中抗军团菌抗体,恢复期效价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可以诊断。也可从痰等分泌物中培养分离出病原菌。有报道从尿中检测出嗜肺军团菌的抗原,可借此作出早期诊断。亦可从呼吸道分泌物或肺活体组织、胸水等涂片中,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原菌。
可静脉点滴红霉素1周,然后再口服红霉素2周,整个疗程在3周左右,或用阿奇霉素。疗效不佳者加用利福平或氟喹诺酮类药物。军团菌大多可产生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有耐药性。预防措施,对医院内供水系统、空调系统和冷却塔水定期监测,防止污染。对高危人群可口服抗军团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