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临床医学领域 . 感染病学 . 立克次体感染

地方性斑疹伤寒

/endemic typhus/
条目作者斯崇文

斯崇文

最后更新 2024-08-10
浏览 216
最后更新 2024-08-10
浏览 21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由莫氏立克次氏体引起、经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又称蚤传斑疹伤寒或鼠型斑疹伤寒。

英文名称
endemic typhus
又称
蚤传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潜伏期为6~14日,多数为12日。骤起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呈弛张热。伴有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颜面及球结膜充血。病期第4~7日出现充血性丘疹及斑丘疹,一般分布于胸、腹部和两上肢皮肤,很少有出血性皮疹;少数患者可不出现皮疹。中毒症状较轻,很少发生谵妄、狂躁及昏迷。有轻度脾肿大。

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居住环境中有家鼠、被鼠蚤叮咬史及典型临床表现,确诊可做外斐氏反应。但流行性斑疹伤寒时该反应亦呈阳性,故可做莫氏立克次氏体凝集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可与流行性斑疹伤寒鉴别。此外,取早期患者血液接种于雄性豚鼠腹腔内,出现阴囊肿胀反应,可与流行性斑疹伤寒鉴别。

用四环素或氯霉素治疗有特效。加强支持和对症治疗。预防以灭鼠和灭蚤为主,也应注意灭虱。接种流行性斑疹伤寒疫苗,因其有交叉免疫,亦可预防本病。

  • 魏曦.医用立克次体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