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发酵工程 . 发酵史 . 〔发酵工艺〕 . 连续发酵

连续发酵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条目作者朱泰承

朱泰承

最后更新 2023-07-04
浏览 250
最后更新 2023-07-04
浏览 25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发酵过程中以一定的速率向发酵罐中加入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的速率放料,从而使得发酵罐中的液体量保持恒定的发酵工艺。

英文名称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所属学科
生物学

分批发酵补料批式发酵等都是微生物发酵常用的模式。连续发酵可使得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状态达到恒定,并可通过控制补料速率实现对微生物的生理状态的控制。

根据连续发酵的定义,发酵过程中细胞量的变化可用公式(1)来描述:


式中为细胞量;为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为细胞的生长速率;为补料(或放料)的流速;为发酵液体积。

由于连续发酵最终达到稳态,即,因此可得到公式(2):


式中为稀释率,通常以表示。

公式(2)表明连续发酵操作时,可通过补料速率来控制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

优点包括:①对细胞的生理状态实现准确调控。②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强度。③发酵参数趋于固定值,有利于自动控制。缺点包括:①营养成分的使用效率比分批发酵差,产品浓度低于分批发酵。②由于发酵周期长,染菌概率显著增大。③发酵周期长、生产强度大等因素使得生产过程中菌株突变退化难以避免。

在微生物生理生化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通过比较不同比生长速率条件下细胞的生长和生产的优劣,为分批发酵的操作工艺优化提供指导。在对微生物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时(例如转录组、蛋白质组及代谢物组等比较研究),也通常通过连续发酵使得细胞状态达到稳定后再取样分析。由于连续发酵有易污染和菌株易突变等缺点,因此在工业发酵生产中的应用不如分批发酵和补料批式发酵广泛。

  • 储炬,李友荣.现代工业发酵调控学.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 SINGH S P, PANDEY A, DU G, et al.Current developments in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London:Elsevier,201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