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主要包括来自陆源区的母岩经过物理风化作用(机械破碎)所形成的碎屑物质,亦称陆源碎屑(terrigenous detritus)。内碎屑是指沉积盆地中已沉积的碳酸盐沉积物,经波浪、潮汐等水流作用冲刷、破碎、磨蚀、搬运、再沉积而形成的颗粒。也可以是其他作用形成的。而来自盆地之外,从老地层内剥蚀搬运而来的碳酸盐岩碎屑才属于陆源碎屑。
陆架碎屑沉积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分带性较明显:在高纬度地区,主要以砾石、砂等陆源碎屑物质为主,分选较差,以机械风化作用为主;中纬度地区,砂、粉砂等细粒陆源物质增多,沉积物分选及磨圆度较好,生物碎屑沉积物含量增大;在低纬度地区,由于化学风化作用加强,泥和黏土矿物含量相对增大。
在靠近陆地的海域,陆源碎屑是海底沉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陆源碎屑是陆地岩石、土壤和生物体经风化作用改造的产物,因此,陆源碎屑沉积的矿物、元素、同位素和有机分子等化学组成记录了来源地区的物源特征和化学风化程度,可用于追踪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了解来源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还可以追踪沉积物搬运路径、洋流变化等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