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500多种,中国有柳属树种257种,122个变种,33个变型。
柳树
杨柳科(Salicaceae)柳属(Salix)植物栽培种的通称。
- 英文名称
- willow
- 拉丁文名称
- Salix spp.
- 科
- 杨柳科
- 属
- 柳属
- 所属学科
- 林业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中国是柳树重要分布地区。从黑龙江的松嫩平原到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从新疆塔里木盆地到台湾的阿里山,分布着高20米以上大乔木到株高不足30厘米各种柳属植物。中国热带地区分布的柳属仅有少量,10余种;在海拔高度3000米以上高山地区,主要分布较矮小的垫状或匍匐状或小灌木类柳林;在长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流冲积平原地区,主要分布旱柳、垂柳、朝鲜垂柳、钻天柳等高大乔木柳林。从气候特点看,中国温带地区柳树分布最多,有106种;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也分布了大量的柳树种质资源,有93种;在中国的亚热带区域分布的柳属,有61种。
乔木或匍匐状、垫状、直立灌木。枝圆柱形,髓心近圆形。无顶芽,侧芽通常紧贴枝上,芽鳞单一。叶互生,稀对生,通常狭而长,多为披针形,羽状脉,有锯齿或全缘;叶柄短;具托叶,多有锯齿。柔荑花序直立或斜展;苞片全缘;腺体1~2;雌蕊由2心皮组成;蒴果2瓣裂;种子小,多暗褐色。
柳树果序成熟为黄绿色,当有50%的果序蒴果微微开裂,稍露白色时及时采下,阴凉通风干燥,蒴果开裂过孔径0.2~0.3厘米的筛取得较为纯净的种子。也可收集飞落柳絮,过筛除杂取得种子。采集后种子不耐贮藏,要及时播种。选择肥沃的砂壤土,采用低床落水播种(条播)。播种量每亩约0.25~0.5千克,播种带宽5厘米左右,带间距离30~50厘米。播种后一般不需覆土,播种后一天便开始发芽,2~3天出齐。扦插育苗
选取生长健壮、侧芽饱满、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的一年生苗木作为种条。一般在春季萌动前剪条,也可在深秋苗木落叶后采条、冬藏春插。用锋利剪刀制穗,穗条下切口切削角度45度、上切口剪平。上切口距第一个芽上端10毫米,确保插穗上端的第一个芽完整。插穗长度160~200毫米,直径15~20毫米。春季,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扦插。扦插前将插穗放入清水中浸泡1~3天。高床作业,直插,插后覆土10毫米,扦插密度为(400~500)毫米×600毫米,扦插后立刻灌水一次。随后采取常规田间抚育技术。
秋季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均可栽植。可采用插条、插干和植苗等方式造林。
适用于农耕休闲地或全面翻垦、杂草很少的河滩地。灌木柳均采取插条造林;乔木柳插条造林时,选用1~2年生健壮苗木,截成小头直径2厘米以上、长度40厘米以上的插条造林。插条时可挖穴造林或用钢钎打孔,插条小头向上,直插,小头端与地表平齐。造林前,插条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以用材为目的时,可适当稀植,造林后应及时清除过多的萌条。
选用苗干通直、苗高4米以上、地径3.5厘米以上,无病虫害的壮苗造林,常用于低湿滩地造林。在苗圃中用锋利的工具将达到规格要求的苗平地切断,剪除全部侧枝,苗木及时归集,1/3苗干置于清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采用钢钎打孔,孔深60~80厘米,直径3~4厘米,随打孔随插干。将准备好的苗干直接插入打好的孔中,苗干插入深度视造林地水分条件定,一般为60~80厘米,插后踩实根部土壤。
在沿海及多风地区造林时宜采用带根苗植苗造林。选用苗干通直、苗高4米以上、地径3.5厘米以上,无病虫害的壮苗造林,起苗时保留根长≥25厘米,将起苗时劈裂的根系修剪平整,苗木起出后及时归集,将根系置于清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在全面翻耕的基础上挖穴,栽植穴规格为60厘米×60厘米×70厘米(深),挖穴时表土与心土分开放置。向栽植穴中回填15~20厘米表土后,放入浸泡过的苗木,扶正填土,填土30厘米后轻提树苗,使根系舒展,分层踩实,浇水,继续填土至穴口,踩实。
扩展阅读
- 涂忠虞.柳树育种与栽培.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 丁托娅.世界杨柳科植物的起源、分化和地理分布.云南植物研究,1995,17(3):277-290.
- 郭群,涂忠虞,潘明建,等.工业用材柳树新无性系生长、干形及适应性比较研究.江苏林业科技,1997(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