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世界诸语言 . 〔世界古文字〕

楔形字

/cuneiform/
条目作者池杨琴

池杨琴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532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53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苏美尔人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英文名称
cuneiform
创制人
苏美尔人
出现时间
约公元前3200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

已被发现的楔形字多压印在泥板上,少数出现在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因为笔画一头粗、一头细,好像是楔子或钉子,故被称为楔形字或钉头字。

图1 刻在泥板上的楔形字经文,藏于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图1 刻在泥板上的楔形字经文,藏于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

经考古发现,现在称为楔形字的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字,其实起源于图画式象形文字,最初的文字外观形象只是一些多变的平版图形。这些古老文字表达较为直接,写法也相当简单,并用复合符号方式来表达复杂或抽象的概念,后来还发展出类似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符号。在其约3000年的历史中,随着文明的进展与交流范围的扩大,需要表达的概念愈来愈多,原始的象形图案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苏美尔人于是采用简化符号与增加代表意义的方法,将象形符号发展为表意文字,由图形引申出符号意义。此后,随着征服的领土渐增,苏美尔人又进一步用表音符号代替表意符号,最后发展出表词音节文字,逐渐用楔形符号代替了象形符号,确立了以稳定的音节表意的楔形文字;文字数量也由青铜时代早期(公元前4000)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公元前700)的约400个。

图2 19世纪雕刻插图上的楔形字图2 19世纪雕刻插图上的楔形字

许多古代文明使用楔形字来书写其语言,但这些语言并不一定在谱系上相互关联。例如,赫梯人和波斯人使用的语言都采用楔形文字记录,但这些语言均属与苏美尔语无关的印欧语系。此外,阿卡德人虽然也采用楔形字作为书写工具,但阿卡德语和苏美尔语相差甚异。

楔形字在1618年于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Empire,公元前550~前330)的首都波斯波利斯(位于今伊朗扎格罗斯山区)首次被发现,早期被认为是建筑上的装饰图形,直到18世纪才被破译,其中英国人H.C.罗林森的贡献最为突出。18世纪末到19世纪,其他楔形文字被一一解读。解读顺序如下:波斯楔形字—新埃兰楔形字—巴比伦楔形字—苏美尔楔形字(因苏美尔与其他楔形字所属的语系完全不同)。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