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学 . 美术学 . 中国工艺美术 . [工艺美术史] . 辽-宋-西夏-金工艺美术 . 宋辽金银器

宋辽金银器

/the gold and silver ware of Song and Liao dynasty/
条目作者齐东方

齐东方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199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19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宋代、辽代时期用金银制作的器物。

英文名称
the gold and silver ware of Song and Liao dynasty
所属学科
美术

宋代民间作坊为金银器生产的主流,器物的制作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更加华丽、精细,二是趋于素朴、简洁,适应了社会不同阶层的需求。

器皿类造型富于变化,流行端庄秀美的多曲、多瓣和多角的莲花杯、菊花碗、菊花盘、梅花杯、梅花盘等。寓意美好吉祥的瑞果、鱼藻、鸟雀、牡丹、童子戏球等,更具写实性的纹样盛行,生活情趣浓厚。双层、重瓣、高浮雕是新流行的工艺,仿古制品的出现也成为时代特点,一些造型、装饰纹样如同商周时期青铜器,古色古香,庄重沉稳。还出现银制的塔、佛、僧人,以及寺院建筑模型、舍利瓶、葫芦瓶、净瓶等佛教供养物。

镏金银八角盘(宋代,福建省博物馆藏)镏金银八角盘(宋代,福建省博物馆藏)

文字刻铭比较普遍,内容与唐代不同,主要是店铺、产地、工匠名字,还有表示质量、维护商品信誉的宣传文字,反映了店铺及工匠之间产品的竞争。器物大量重复或成套用具的出土,表明金银器已有批量生产,产品具有一些固定样式。不少器物胎体轻薄,制作简洁,是商品化后的必然结果。器物装饰题材广泛而复杂,出现带特定故事情节的场面,有的还融诗词、书画为一体,极富观赏性,为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辽代柳斗形银杯、荷叶敞口银杯、复瓣仰莲纹银杯、海棠形錾花银盘是接受了中原金银器物的影响而制造,一些小巧玲珑的金银制品也是对唐宋器物的继承发展。耶律羽之墓出土的银碗、唾壶和花口金杯等,甚至可能来自中原,但七棱带把杯、银罐又显示了契丹民族的文化特色。辽代自身器皿的造型,有的采用多角形的做法,转折清晰,棱角分明,而银鸡冠壶等是按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设计制造。

五瓣花口金杯(辽代,高4.9厘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五瓣花口金杯(辽代,高4.9厘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最具代表性的辽代金银器表现在葬具、马具和装身用具上。陈国公主墓、赤峰大营子驸马墓出土的金银器,主要包括葬具、首饰、生活用品和服饰件几大类,较多的是面具、头冠、枕、鞋、尸体网络和马具等,皆出自当地工匠之手。辽宁朝阳辽墓出土的镏金银大带,由数件方形银片组成,每片以缠枝纹为地,饰高浮雕的童子游乐图,构图生动,制作精细,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