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世界诸语言 . 阿尔泰语系 . 突厥语族

哈萨克语

/Kazakh language/
条目作者王远新

王远新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546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54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哈萨克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

英文名称
Kazakh language
语言属系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

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等地,以及蒙古国部分地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等国也有分布。中国哈萨克族共1 462 588人(2010)。

近代哈萨克族及其语言形成于15世纪前后,哈萨克族文学语言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

语音特点:有9个元音音位:a、ɛ、e、i、ə、o、u、ø、y;24个辅音音位:塞音7个(b、ph、d、th、ɡ、kh、qh)、塞擦音2个(ʤ、ʧh)、擦音5个(f、s、z、h、ʁ)、鼻音3个(n、m、ŋ)、边音1个(l)、颤音1个(r)、半元音2个(w、j)。②元音和谐以部位和谐为主,唇状和谐不严格;部分辅音(qh-kh、ɡ-ʁ)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词及其后附成分中,其中kh和ɡ只能与前元音组合,qh和ʁ只能与后元音组合。③本族固有词有6种音节结构:V、CV、VC、CVC、VCC、CVCC,没有复合元音和长元音,有词末复辅音,辅音同化现象较多。

语法特点:①名词性词类有格(主格、领格、宾格、与-向格、时-位格、从格、工具格)、数(单数和复数)范畴,没有性的语法范畴;形容词有级的语法范畴,形容词和部分副词有强化和弱化形式;人称范畴有3类:名词性领属人称与名词性领属格构成一致关系,动词人称与名词性人称构成一致关系,体词谓语性人称与体词性人称构成一致关系;助动词与主要动词结合表示体的语法意义。②实词类词素重叠形式较普遍,且多表示语法意义;有形动词、动名词、副动词等双功能词类。③构词和构形附加成分均缀接在词根或词干后,有少数来自波斯语的前加成分。④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SVO型语言),修饰语或限定语在被修饰或被限定语之前,有后置词结构。

词汇特点:①固有词保留了较多的古代突厥语词,有丰富的畜牧业词汇。②有一定数量的哈萨克语-蒙古语关系词,借词主要来自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俄语等。

世界各地哈萨克语差别不大,基本可以无障碍通话。地方性差别主要与部落、分布地区及其接触的语言有关。中国哈萨克语大体可分为西南和东北两个方言,其中阿勒班、苏万部落操西南方言,克列依、乃蛮、克宰部落操东北方言。

哈萨克族口传文学形式丰富,主要有阿依特斯(民间诗人阿肯对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故事、格言谚语等。19世纪后期形成的文学语言主要使用阿拉伯字母文字。中国哈萨克族于1965开始推行使用拉丁字母哈萨克文,1982年后恢复使用阿拉伯字母哈萨克文。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20世纪20年代之前使用阿拉伯字母哈萨克文,1929年后使用拉丁字母哈萨克文,1940~1941年后使用斯拉夫字母文字;2017年启动哈萨克文拉丁化改革,计划于2025年最终完成拉丁化改革,期间重点推动哈萨克文的拉丁字母过渡、突出哈萨克语的主体地位、强化英语教学和应用。

  • 耿世民.现代哈萨克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
  • 耿世民,李增祥.哈萨克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 张定京.现代哈萨克语实用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