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测绘学 . 地理信息工程 .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 地理信息标准 .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

/geographic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条目作者商瑶玲杨眉
条目作者商瑶玲

商瑶玲

杨眉

杨眉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11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1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为了适应现代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应用与管理的需要,通过地理时空分析、地理概念形式表达、计算机实现以及智能理解等过程,把现实世界中的地理目标和事物抽象为地理实体或对象,然后对地理实体进行分类与编码。

英文名称
geographic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所属学科
测绘学

是基于地理空间要素类与对象属性类之间的对象关系模型,将具有相同属性特征和几何特征(点、线、面或组合)的地理实体划分为相同类型并编码。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应具备科学性、体系一致性、稳定性、完整性、唯一性和可扩展性等特性。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集成与信息共享奠定基础。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应依据地理要素特征或属性进行科学分类,将地理要素最稳定的特征和属性作为分类依据,分类方法通常采用线分类法(又称等级分类法),将地理实体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和子类四级。编码方法包含地理实体对象的类别、等级等信息。中国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的大类包括:①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土质与植被、地名等九类,中类共划分为47类,分类编码采用了6位十进制数字码,分别为按数字顺序排列的大类、中类、小类和子类码,左起第一位为大类码。②左起第二位为中类码,是在大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类;左起第三、四位为小类码,是在中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类。③左起第五、六位为子类码,为小类码的进一步细分,分类编码确保了同一地理要素在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一致性和唯一性。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