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外科集验方·疥癣论》较早论述了本病:“又有面上风癣,初起㾦㿔或渐成细疮,时作痛痒,发于春月名吹花癣,女人多生之”,书中还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皆肺经蕴积风热,阳气上升发于面部”。明代《解围元薮·疹风》中认为本病因“乃肺受火炎,蕴积风热毒秽之气,阳邪上升,故发于面部……或醉卧乘风御湿者,或恣食糕果油腻炙爆者,皆患之”。
本病皮损主要发生在面颊部,亦可见于颈部及上臂,为淡白色或淡红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片,边界清楚,直径1厘米至数厘米,上覆少量干燥糠状细碎脱屑,基底炎症轻微。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单纯糠疹、白色糠疹。
本病或因风热郁肺,随春季阳气上升,拂郁于肌肤不得外达而成;或由饮食不洁、虫积内生,脾失健运,肌肤失养而成。
本病好发于儿童,青壮年亦可发病。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春季发生较多。本病多发于颜面,尤以面颊部多见,偶见于颈、肩部和上臂。皮损为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可逐渐扩大或增多,直径1厘米至数厘米,淡白或淡红色,边界清楚,边缘可有红斑或稍隆起,上覆少量灰白色细小鳞屑。皮损可相互融合,炎症反应轻微。自觉症状不明显,或有轻度瘙痒。病程可达数月或更长。预后良好,可自愈,但也可复发。
本病需与发于面部的白癜风鉴别诊断。
本病治疗以清心火、散肺热为主。
证型分类:①风热袭肺。症见皮疹色泽微红,或有微度肿胀,伴有瘙痒、口渴欲饮,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治宜疏风清肺、宣肺祛斑,方用桑菊饮、辛夷清肺饮加减。②脾失健运。症见皮疹淡白,边缘欠清,无主观感觉,面色萎黄,常伴脐周腹痛、食纳不佳,舌质淡、苔白,脉濡细。治宜健脾和胃驱虫,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润肤汤加减。
外治法:可以选用青黛、黄柏、煅石膏等共研细末,麻油调匀外搽;或用25%硫黄软膏外涂;或大枫子油外涂。还可选用针灸或耳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