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临床医学领域 . 〔康复医学〕 . 康复 . 康复治疗 . 物理治疗 . 运动疗法 . 平衡和协调训练

平衡和协调训练

/balance and coordination training/
条目作者励建安

励建安

最后更新 2024-07-13
浏览 162
最后更新 2024-07-13
浏览 16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针对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训练。

英文名称
balance and coordination training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平衡是指人体在静止或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姿势稳定的能力。平衡与姿势相互关联。前者取决于支撑面的大小和重心是否落在支撑面上,后者是指人体处于任何位置,由较多肌群的协同收缩来维持特定姿势。保持平衡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前庭系统、视觉调节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大脑平衡反射调节、小脑共济协调系统以及肌群的力量在人体平衡功能的维持上也起到重要作用。在健康人中,平衡维持是稳定的,并且是处于下意识维持状态。

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协调与平衡密切相关。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协调控制的部位主要有小脑、基底节、脊髓后索。

平衡训练即是为了训练维持和发展平衡能力的一种方法。在平衡训练中,除了训练患者有意识地、随意地控制平衡外,还应该进行下意识的平衡训练。平衡训练不仅适用于有神经疾患的患者,也适用于下肢骨折、软组织损伤或手术后以及老龄患者。

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①从最稳定体位开始,逐步过渡到最不稳定的体位。即从静态平衡(Ⅰ级平衡)训练开始,过渡到自动动态平衡(Ⅱ级平衡),再过渡到他动动态平衡(Ⅲ级平衡)。②逐步缩减人体支撑面积和提高身体重心,在保持稳定性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头颈和躯干运动,从睁眼训练逐步过渡到闭眼训练。

平衡训练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训练。

静态平衡训练主要依靠肌肉相互协调的等长收缩,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在静态平衡训练中,必须首先保持头于稳定的位置。在静态平衡训练中先从比较稳定的体位开始,然后转至较不稳定的体位,如:①前臂支撑俯卧位;②前臂支撑俯卧跪位;③前倾跪位;④跪坐位;⑤半跪位;⑥坐位;⑦站立位,站立位也可先睁眼后闭眼,先双腿后单腿进行。

动态平衡训练可以在各种体位下施加外力,即从支撑面由大到小、重心由低到高的过程中,逐步施加外力来提高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此外力可以由他人施加,也可采用各种设备。此外,动态平衡也是训练下意识平衡的维持,在他人施加外力时注意不应施加过强的力,只要诱发姿势反射即可。进行动态平衡训练应注意保护。

协调训练是指恢复平稳、准确、高效的运动能力的锻炼方法,即利用残存部分的感觉系统以及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促进随意运动的控制能力。主要用于深部感觉障碍、小脑性、前庭迷路性和大脑性运动失调、震颤性麻痹等的康复治疗。

协调训练的主要原则包括:①先从卧位练习开始,在熟练掌握要领后再在坐位、站位、步行中进行训练。②先从简单的单侧动作开始,逐步进行比较复杂的动作,如单双侧同时、上下肢同时、上下肢交替,以至两侧同时做互不相关的动作,如一侧上肢前举,对侧下垂;一侧前举对侧侧举;一侧上举对侧侧举,或一侧上肢作捶击,对侧上肢作抚摸动作等。③先做大范围和快速的动作,熟练后再作活动范围小的、缓慢动作练习。④先睁眼后闭眼练习。⑤先从障碍轻的一侧开始。⑥每个动作要重复3~4次。练习完成后要用相等时间进行休息。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