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康复的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神经系统的可塑性(plasticity)是指在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上有自身修改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包括后天的差异、损伤、环境及经验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决定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行为改变的反应能力。脑损伤功能障碍发生后通过药物、康复功能训练达到自身功能代偿的病理性可塑性。神经可塑性的主要机制:①神经再生和发芽。②神经细胞再生和移植。③脑功能代偿。④突触可塑性。⑤神经元的代偿性修复。
影响可塑性的因素很多,已发现和证实对神经功能恢复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包括药物作用、环境效应、电磁场的作用和年龄的影响。临床资料证实,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采用康复运动疗法中的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加强对外周感觉的刺激和中枢反射的调控,是促进脑可塑性的重要手段,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能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在进行神经康复治疗之前,需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康复评定,除了神经科专科评估外,还包括:高级脑功能评估,包括意识状态、精神心理状态、颅神经、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功能评估、感觉功能评估、吞咽功能评估、膀胱肠道功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除此之外,还需评估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并发症,如皮肤状态、心理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等,从而才能整体了解患者状态,制定康复治疗目标和计划。
神经康复的主要治疗技术是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以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为理论基础,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即促进软弱的肌肉和抑制过度兴奋的肌肉,恢复肌肉随意协调收缩的能力。包括最常用的Rood技术、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NF)和运动再学习技术。
神经康复治疗中,还需要考虑补偿和替代技术。在部分或完全丧失功能,经过系统的功能训练而不能全部恢复生理功能时,可用补偿、替代的方法恢复实际活动功能。例如应用假肢、支具、辅助具、轮椅等,也包括环境改造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