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地球的章动理论时,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构建一个刚体地球章动模型。在这个步骤中,地球被假想为一个刚体。这样做,可以将问题的重点放到构建外部天体引发的外力矩上。第二步,考虑地球的各种真实效应,比如地幔的黏弹性、液态外核,以及核幔耦合等。这些效应可以通过转换函数来模拟,将刚体地球章动模型在频率域内乘以这个转换函数就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地球章动模型。
刚体地球章动模型的构建,就是在已知外部天体位置时,给出刚体地球受到这些天体的外力矩,并由此计算地球的章动序列。在最初的模型构建过程中,外部天体都可以被视作质点。随着对精度需求的提高,需构建的章动模型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逼近真实,而对外部天体的模型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将月球(或太阳)视为质点(也即零阶近似),已不能满足精度需求,需要考虑更高阶次的月球(或太阳)引力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