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市。1969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1969~1974年任密歇根大学助理教授,1974~1975年任副教授。1975~1980年任艾奥瓦大学副教授,1980~1988年任教授。1982年起同时在史密森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8~1999年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99~2007年任佐治亚大学教授。2007~2018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
在热带植物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等领域都有贡献,提出了“群落中性理论”。该理论是他在对热带雨林的长期研究积累上,通过运用强调随机过程的中性模型,对群落构建机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格局提出的一种理论解释。针对单一营养级的群落,提出了“功能等价性”和“群落饱和性”等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对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机制进行解释,并针对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等给出预测。该理论对群落构建机制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解释,并表现出很好的预测性和高度的简洁性,因此受到关注。他在动植物互作关系、动物行为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截至2020年10月,发表各类学术论著220余篇(部)。其中,专著《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的统一中性理论》(2001)影响力最大,系统阐述了群落中性理论的基本假设、数学模型、理论预测、实例验证等内容,是标志该理论正式成型的经典著作。其论文《热带干森林的树木扩散、丰富度和多样性》(1979)、《新热带雨林中林窗扰动、更新限制和多样性》(1999)等也具有较大影响。
曾任美国生态学学会、美国博物学家协会、热带生物学联合会等学术组织成员。1981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03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美国生态学学会W.S.库珀奖。2009年被美国生态学学会授予杰出生态学家荣誉。2016年获日本科学促进协会国际生物学奖。